腰骶段脊椎結核病竈清除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āo dǐ duàn jǐ zhuī jié hé bìng zào qīng chú shù

2 註解

腰骶段脊椎結核病竈清除術

腰骶段脊椎結核是指第3腰椎至第3骶椎椎體結核。臨牀常用前側顯露途徑,又可分爲經腹膜外和經腹腔途徑兩種。經腹腔病竈清除術是經腹正中切口,切開腹膜,推開腸管,再切開後腹膜,顯露及清除病竈。因其切口居中,顯露雖較爲直接,但對兩側腰大肌膿腫處理不方便,或需另作後腹膜切口才能清除。由於通過腹腔操作,對腹腔擾亂較大,對盆腔刺激也較重,術後易產生腹脹、尿瀦留等,甚至可能引起腸粘連或腹腔內結核感染經腹膜外病竈清除術是經腹旁側切口,推開腹膜,在腹膜後顯露及清除病竈。其缺點是一個切口不能清除兩側病竈,需在對側另作切口進行手術或分次手術。另外,切口偏居側方,處理椎體病竈不夠直接。但如能改進操作技術,仍可較徹底地清除病竈,同時還可避免經腹腔途徑的缺點,比較安全。因此,臨牀上多采用經腹膜外病竈清除術。只有在多次經腹膜外途徑手術失敗,估計有嚴重的粘連,難以再從腹膜外至達病竈者,才採用經腹腔病竈清除術。這裏只介紹經腹膜外病竈清除術

3 手術圖解

切口

⑵切開腹外斜肌

⑶切開腹內斜肌及腹橫肌

⑷拉開腹直肌,切開腹直肌後鞘

⑸推開腹膜

⑹找出輸尿管,連同腹膜拉向中線

⑺結紮、切斷腰動、靜脈,拉開腔靜脈和主動脈,切開前縱韌帶,顯露椎體

⑻辨認髂總動、靜脈分離骶總動、靜脈

⑼切開前縱韌帶,顯露椎體

圖1 腰骶椎腹膜外顯露途徑

⑴顯露膿腔與竇道

⑵結紮腰動靜脈

骨膜下剝離,顯露病竈

⑷經竇道或擴大竇道口,清除病竈

⑸膿腔外椎前i形切開骨膜,顯露病椎,清除病竈

圖2 腰椎結核經腹膜外病竈清除術

分離骶中動、靜脈

⑵結紮、切斷骶中動、靜脈,按虛線切口切開骶前膿腫

⑶顯露和清除病竈

圖3 腰骶椎結核經腹膜外病竈清除術

4 麻醉

由於手術部位較深,腹膜分離較廣,牽拉較重,要求腹肌鬆弛,如無禁忌最宜選用硬膜外麻醉

5 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與顯露 見腰骶椎腹膜外顯露途徑[圖1]。

2.清除病竈 用鹽水紗布墊保護好從膿腫分離出的腹膜及其內容和輸尿管、腹主動脈(或下腔靜脈)及其分支,並牽向對側,以充分顯露膿腫。切開膿腫,吸盡膿液膿腫在腰大肌前側者,前壁較薄,切開時一般不會傷及腰神經叢;但當腰大肌膿腫大而深在、局部炎性浸潤明顯、髂肌與腰大肌間隙不清時,識別股神經較爲困難,術中必須伸入手指檢查,以避免損傷神經。同時,向下擴大膿腫切口時,應用手指鈍性輕分,切勿用刀切,以免損傷髂總或髂外動、靜脈然後,刮盡膿腔內壁的肉芽組織,熱敷止血後仔細尋找竇道[圖2 ⑴]。以後的手術步驟,因病竈部位及局部解剖不同而有所差異。

如爲第5腰椎以上的結核,在清除腰大肌膿腫後,局部可以找到竇道竇道較大者,即可經此清除病竈;如竇道較小,則先仔細保護並拉開椎體前面的大血管然後用尖刃刀在椎體中部的前外側切開骨膜,結紮、切斷腰動、靜脈後[圖2 ⑵],用骨膜剝離器緊貼椎體向前、後剝離,擴大顯露,再擴大竇道口,即可清除病竈[圖2 ⑶ ⑷]。

但遇下列情況,則不宜用上述竇道擴大法:①竇道位於椎間孔附近者,如順竇道口向上或向下切開,即有可能損傷神經根。②在竇道口周圍如有肌腱樣索狀物(可能爲腰神經根)存在時,不應隨便切斷,而應避開,另選他處切開。③有時竇道沿腰肌腱束下行破出,距病椎較遠,不宜經竇道清除病竈。④竇道小而曲折,難以經竇道清除病竈。遇此情況,只能在膿腫外面進入病竈;即將腹膜及其內容牽向對側,顯露腹膜後大血管分離腹主動脈(或下腔靜脈),結紮、切斷腰動脈後,拉開大血管,工形切開及剝離骨膜和前縱韌帶,以顯露病椎[圖2 ⑸]。在切開椎體骨膜前,首先要肯定病竈部位。大多數竇道部位即爲病椎,定位不困難。對竇道口距離病竈遠的,可用探針循竇道檢查定位,或依解剖標誌(如腹主動脈分叉位於第4腰椎平面)來定位。

如爲第5腰椎或骶椎結核,該外正位於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分叉部以下,病竈的前外側爲髂總動脈所覆蓋,用上述的側面顯露椎體會有困難,容易損傷血管;如從椎體正前方顯露,則直接而安全。可將腹膜及臟器、輸尿管膀胱直腸都拉過中線,顯露骶前膿腫,認清大血管的位置後,在主動脈分叉以下三角地區進行手術。先分離、結紮、切斷骶中動、靜脈[圖3 ⑴],穿刺證實爲膿腫後,工或“士”形切開膿腫壁[圖3 ⑵];如有腰大肌膿腫,可於清除該膿腫後,用手指伸入膿腔,經大血管的後側,在分叉下三角地區頂出,然後在該處切開膿腫壁,即可顯露和清除病竈[圖3 ⑶]。如竇道口不大,可作骨膜下剝離,擴大顯露,但須避免損傷血管。病竈清除後,如局部條件適合的可作椎體間植骨。

清除腰椎結核一側病竈後,如病人情況良好,椎體對側尚有病竈存在者,可按同樣步驟,自對側腹壁另作切口進行對側病竈清除術。清除病竈時,應儘可能使兩側竇道相貫通,以便徹底清除。如經一側手術病竈清除已經徹底,對側的腰大肌膿腫只需在對側腹壁作小斜切口清除即可。

3.縫合 清除病竈後,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於病竈內置入鏈黴素粉劑1g,間斷縫合腰肌筋膜,移去拉鉤,讓腹膜恢復原位,再縫合腹橫肌、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最後縫合皮膚,不置引流條。

6 中注意事項

腹膜外病竈清除術可能損傷腹膜後大血管神經,術中極注意。有關預防方法可參考胸腰段脊椎結核病竈清除術。另外,應注意以下兩點:

1.腰大肌膿腫常與腹膜粘連,分離時應注意勿撕破腹膜。如有撕破,應立即縫合,然後再繼續手術,以免切開膿腫膿液流入腹腔。

2.腹壁切口下端靠近精索,切開時要注意保護,以免損傷

7 術後處理

繼續臥牀休息,可以翻身。術後1~2日可能發生腹脹,應進不脹氣飲食。繼續用抗結核藥物。術後5~7日拆除縫線。未行椎體間植骨者,4~6周後可施行椎板融合術。植骨癒合後方可起牀。

9 手術時機

經口腔結核病竈清除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