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主手厥陰經病證

中醫學 經絡學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n zhǔ shǒu jué yīn jīng bìng zhèng

2 註解

心主手厥陰經病證爲病證名[1]。指手厥陰心包經經氣異常而致的病證[1]。《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爲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參見手少陰心經手少陰心經十二經脈之一[2]。代號HT[2]。《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繫,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繫,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本經自心中起始,出來屬於心繫心臟周圍脈管組織),向下貫穿膈肌,聯絡小腸[2]。它的分支,從心繫向上,夾着食道上端兩旁,連繫目系眼球與腦相連的組織);它外行的主幹,從心繫上肺,斜走出於腋下極泉),沿上肢前邊,行於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的內側,下行肘節(少海),沿前臂尺側,到手掌後豌豆骨突起處(神門),進入掌中,沿小指橈側出其末端(少衝)。脈氣由此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2]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爲咽乾心痛口渴目黃脅痛和上肢前邊內側本經脈過處厥冷,疼痛掌中熱痛等[2]

圖31(圖出自《中醫大辭典》)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9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06.

治療心主手厥陰經病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心主手厥陰經病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