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膝關節外側副韌帶斷裂修復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3 分類

骨科/損傷關節疾病手術/膝關損傷的手術治療/韌帶損傷的手術治療/外側副韌帶損傷的手術治療

4 ICD編碼

81.4601

5 概述

新鮮膝外側副韌帶修補術用於外側副韌帶損傷的手術治療。外側副韌帶膝關節的穩定沒有內側副韌帶那麼重要,其損傷也較少見,原因是在屈曲位時外側副韌帶鬆弛,不致因旋轉應力受傷,伸膝位時又爲髂脛束、股二頭肌腱、外側關節囊、交叉韌帶所加強,也受到對側肢體保護免受內收位損傷。僅在膝關節輕度屈曲時關節承受內翻應力,可損傷其外側結構,包括髂脛束、外側副韌帶、外側關節囊、膕肌腱、交叉韌帶、股二頭肌、腓腸肌外側頭、腓總神經等(圖3.17.1.2.2.1-0-1~3.17.1.2.2.1-0-3)。

膝外結構損傷,應採用正確的方法及時治療,否則會導致膝前外側旋轉不穩定。對關節影響嚴重者,或合併外側半月板及前交叉韌帶損傷者,需行韌帶重建術。但是,慢性膝外韌帶鬆弛在治療上仍是個難題,遠期療效不甚理想。有時用腓腸肌外側頭的一部分或一條闊筋膜方法可增強側方結構穩定性。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17.1.2.2.1-1,3.17.1.2.2.1-2)。

6 適應

新鮮膝外側副韌帶修補術適用於:

1.外側副韌帶損傷嚴重者。

2.外側副韌帶損傷並有腓骨小頭撕脫骨折、腓總神經斷裂、半月板撕裂等損傷者。

7 麻醉體位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病人仰臥,傷側臀部墊高,屈膝90°。

8 手術步驟

8.1 1.切口

外側正中弧形切口。自髕上2cm開始,在關節線向後彎曲,離開髕骨、髕腱3cm,至腓骨小頭下3cm(圖3.17.1.2.2.1-3)。

8.2 2.探查外側結構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向兩側分離皮瓣,探查撕裂的組織,包括腓腸肌外側頭和膕肌。血腫部位多爲損傷處,將股二頭肌牽向後方,髂脛束牽向前方,探查外側副韌帶及外側關節囊,一般能看到韌帶損傷部位,如識別這些結構有困難,可用骨刀將闊筋膜脛骨附着部連同骨片鑿下,向上翻開,暴露整個關節外側。術中配合膝關節內翻應力,使外側關節間隙開大,探查外側半月板和交叉韌帶,確定損傷部位。待手術完畢,將骨片復位,用螺釘固定。

8.3 3.修補撕裂的結構

半月板和交叉韌帶損傷,儘可能予以修補,然後再自後側開始修補外側結構。①如有後外側關節囊撕脫,將其牽到脛骨關節面下方,用圓針引絲線穿過脛骨關節面下的鑽孔,由前到後縫合固定在脛骨上(圖3.17.1.2.2.1-4)。固定前將脛骨附着部的骨表面弄毛糙,或用骨刀做一新鮮骨創面,以保證後外側關節囊的固定。②有膕肌腱撕裂者,按損傷類型採用不同的方法股骨附着部的膕肌腱撕裂,常伴有外側副韌帶股骨上撕脫,可採用Bunnell縫合,通過股骨的鑽孔,捆紮在股骨內上髁的骨面上(圖3.17.1.2.2.1-5)。膕肌腱本身撕裂,將兩端用Bunnell縫合(圖3.17.1.2.2.1-6)。撕裂在肌肉內或肌腱連接部,用Bunnell縫合通過脛骨前外側近端Gerdg結節的骨孔,將肌腱附着到脛骨的後面(圖3.17.1.2.2.1-7)。③修補外側副韌帶。對外側副韌帶的撕裂先明確撕裂的部位,對股骨附着部的撕脫可採用U形釘、螺釘固定,或將斷端用Bunnell縫合,通過股骨的鑽孔捆紮在股骨內上髁上。外側副韌帶從腓骨頂點撕裂則伴有股二頭肌腱、弓狀韌帶及腓側副韌帶附着點的複合撕脫,應一併修復,在腓骨頭穿孔,粗線縫合固定。伴有骨片撕脫,可用1枚螺釘或交叉克氏針固定骨片(圖3.17.1.2.2.1-8)。如爲韌帶本身的撕裂,找出兩斷端拉緊後屈膝30°位,用不吸收的絲線對端或重疊縫合(圖3.17.1.2.2.1-9)。並將外側緣向前推進,縫合在外側正中關節囊的後緣和外側副韌帶的後緣。還可應用股二頭肌腱腓腸肌腱和髂脛束加強修補。

8.4 4.縫合切口

鬆開止血帶,徹底止血,用等滲鹽水沖洗傷口,按層縫合切口

9 術後處理

新鮮膝外側副韌帶修補術術後用長腿石膏固定膝關節於屈曲45°~60°位,術後3~4d主動行股四頭肌收縮鍛鍊,6周後拆除石膏,在膝關活動支架保護下練習關節活動,半年後完全解除,逐漸參加正常負重活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