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疾病的超聲診斷技術

醫學影像學 手術 化驗及醫學檢查 診斷學 醫療技術名 超聲診斷技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n bāo jí bìng de chāo shēng zhěn duàn jì shù

心包疾病的超聲診斷技術

2 適應

心包疾病的超聲診斷技術適用於:

心包積液、心包填塞、縮窄性心包炎心包腫瘤伴有積液者。

3 禁忌

一般無特殊禁忌證。

4 準備

1.填寫申請單  逐項認真填寫申請單,提供臨牀資料,掌握超聲檢查適應證,提出檢查要求。

2.向患者說明檢查的必要性  解釋檢查的過程,說明可能出現的不適和反應以及併發症,取得患者和家屬的同意與合作。

3.檢查室應安靜、整潔、安全,並配有暗色窗簾。配備急救藥物及搶救措施。

4.啓動儀器,調節儀器的分辨率,以保持顯像清晰。在儀器基本具備M型、二維和(或)脈衝連續波多普勒及彩色血流顯像功能的基礎上,選擇適合探頭。經食管超聲血管超聲和周圍血管超聲需配備經食管探頭、導管探頭和高頻探頭,血管超聲檢查還需在心室造影或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條件下完成。

5.經胸心臟超聲檢查暴露患者前胸和腹部的檢查部位,負荷超聲需病人配合適量運動或注射相應的藥物

6.操作者應具有至少兩年心血超聲工作經驗並已取得醫師執照。

7.常規將探頭置於四個主要部位顯示心臟和大血管的基本切面:胸骨旁心前區(第2到第4肋間胸骨左緣)、心尖區、劍下區及胸骨上窩。

5 方法

1.病人取仰臥位或左側臥位30~40°,必要時可變換爲直立位以觀察液性無回聲區的變化。

2.檢查項目

(1)用二維超聲觀察胸骨左緣左心室長軸切面、左心室短軸乳頭肌及二尖瓣水平短軸切面、大動脈短軸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和劍突下下腔靜脈長軸切面。

(2)用M型超聲觀察二尖瓣波羣、心室波羣及心底波羣。

(3)用多普勒超聲觀察各瓣膜口收縮期及舒張期血流及心腔、心壁與心包腔之間的異常血流。

3.檢查程序  首先用二維超聲確定有無病變及部位並進行測量然後用M型超聲對室壁、室間隔及瓣膜等結構活動曲線進行檢測,最後用多普勒超聲觀察血流圖像和頻譜

4.檢查內容

(1)心包積液:

心包壁層和髒層分離心包腔內可見無回聲區,無回聲區可分佈於左心室後壁、心尖、右心室前壁及心室側壁與胸壁之間,亦可在左心房後見到。

②據無回聲區出現的部位和距離,可估測積液量(少、中、大量)。

③椐無回聲區內的有形成分,可初步分析積液性質,如:以滲出液爲主者,爲“純淨”無回聲區;有纖維素滲出者,可見細條狀、絲狀回聲;化膿或血性積液時,無回聲區內見較多的點、片及團塊狀回聲。

④中到大量積液時,心臟除有收縮、舒張運動外還出現前後擺動”現象,以致形成室壁、間隔和瓣膜的大波幅、形態畸變的M型曲線。此外,可見二尖瓣開放幅度減小、二尖瓣瓣葉脫垂等。

⑤包裹性心包積液的檢出主要依據二維超聲,多切面、多方位觀察,表現爲積液部位呈異樣外觀,無回聲區中可見絮狀粘連帶,積液不隨體位改變而移動。

⑥當有瓣膜脫垂引起血液反流、心壁破裂造成心腔向心包腔分流血液時,可在多普勒超聲的圖像和頻譜中見到相應變化。

(2)心包填塞:當心包積液迅速積聚或積液量超過一定水平時,心包內壓急劇上升,使心臟受壓。

心臟周圍環繞有大片狀無回聲區。

心臟活動受限,右心室舒張期塌陷,左心室吸氣時變小、呼氣時增大。

③頸靜脈、下腔靜脈及肝靜脈增寬,肝、脾淤血腫大。

④當心肌梗死外傷等引起心壁穿孔造成心包積血,用多普勒超聲可顯示出血部位和血流狀態。

(3)縮窄性心包炎

心包壁層和髒層回聲增寬、增厚及增強,心包鈣化處呈顯著強回聲。

②左、右心房增大,而左、右心室正常或減小。

③心室遊離壁在舒張中、晚期運動受限;室間隔舒張期出現異常向後運動。

④下腔靜脈、肝靜脈增寬。

⑤通過多普勒超聲可觀察到各瓣膜口血流頻譜隨呼吸發生明顯變化。

6 注意事項

1.用M型及二維超聲可對有無心包積液作出判斷,並能粗略估計小、中及大量。並可用超聲進行穿刺定位,標誌穿刺點,指示穿刺方向與進針深度。

2.由於正常人收縮期可在左心室後壁後方出現無回聲區,而舒張期消失,所以觀察整個心動週期的無回聲區的變化非常重要。

3.心臟後側心包積液要與左側胸水、心包腫瘤心包蟲病、心後腫物、二尖瓣環鈣化等鑑別;心臟前側心包積液要與心包脂肪新生兒胸腺縱隔囊腫等鑑別。

4.縮窄性心包炎超聲表現無特異性,亦難檢出。其血流動力學改變與限制型心肌病相似,在鑑別上有一定難度。因此,對縮窄的徵象不夠典型者僅可提示可能性診斷,並建議進一步做其他影像檢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