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蟲病

魚的疾病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guā chóng bìng

2 註解

3 小瓜蟲病病原

爲多子小瓜蟲寄生而引起的。蟲體有幼蟲期和成蟲期,幼蟲長卵形,前尖後鈍,前端有一乳頭狀突起,稱爲鑽孔器。稍後有一似耳形胞口,後端有一根尾毛,全身有長短一律的纖毛;大核近圓形,小核球形。成蟲期蟲體球形,尾毛消失,全身纖毛均勻,胞口變爲圓形,大核香腸狀或馬蹄形,小核緊靠大核,不易看到,小瓜蟲生活週期可分爲營養期和胞囊期。營養期自幼蟲鑽進皮膚或鰓上後,在皮膚組織間不停地來回鑽動,吸收養料生長發育,同時刺激寄主組織增生,形成一個白色膿泡。蟲體在內分裂繁殖,至一定時期衝出膿泡,在水中自由游泳相當時期後,在池邊或草上形成胞囊,蟲體在內分裂成數百至數千個,幼蟲衝破胞囊出來在水中游泳找尋寄生,接觸魚體後,即進人體表上皮層或鰓組織間,進行新的生活週期

4 小瓜蟲病病症

小瓜蟲寄生處形成許多直徑1毫米以下的小白點,故又名白點病。當病情嚴重時,軀幹、頭、鰭、鰓、口 腔等處都佈滿小白點,有時眼角膜上也有小白點,同時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爛、脫落,甚至蛀鰭、瞎眼;病魚體色發黑、消瘦、遊動異常、呼吸困難而死。

5 小瓜蟲病流行情況

對魚的種類及年齡沒有嚴格選擇性,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尤其當水溫在28℃以上時,幼蟲最易死亡,故高溫季節此病較爲少見。對高密度養殖的幼魚及觀賞性魚類的危害最爲嚴重,常引起大批死亡。

6 小瓜蟲病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合理放養。

(2)每立方米水用0.2~0.4克孔雀石綠浸洗病魚2小時。

(3)每立方米水用2克硝酸亞汞浸洗病魚,水溫在15~12℃以下時,浸洗2~2.5小時;水溫在15℃以上時,浸洗1.5~2小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