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血管的遊離腓骨移植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

手術 非創傷性關節疾病手術 骨科手術 股骨頭壞死的手術治療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3 分類

骨科/非創傷關節疾病手術/股骨壞死的手術治療

4 ICD編碼

78.0505

6 術前準備

髖部及同側下肢備皮。

7 麻醉體位

硬膜外麻醉側臥位,患側髖在上。

8 手術步驟

兩組醫師分別進行顯露髖部及取同側腓骨(Urbanis等)。患者側臥位後髖及同側下肢一起消毒鋪單,大腿使用無菌止血帶。

1.切口及顯露股骨近端外側經前外側入路,由闊筋膜張肌和臀中肌顯露股骨近端外側面(圖3.14.3.5-1A)。

2.尋找出旋股外側動靜脈分離出升支作爲接受血管。翻開股外側肌起點顯露骨面,在透視指導下,將導針插入骨壞死區中心,不要穿破關節面。由空心擴髓鑽逐漸擴大,使骨孔直徑達到16~21mm。自靠近股骨遠端外側骨皮質鑽至關節軟骨下3~5mm(圖3.14.3.5-1B)。

透視下鑽除股骨壞死骨碎屑,向空洞內注入水溶性造影劑,在前後位及蛙式側位透視證實死骨已完全去除,然後以鹽水沖洗造影劑

自大轉子下取出松質骨片以特製器械塞入骨洞並壓實,透視造影劑檢查移植骨的位置。若骨量不夠需再次植入更多的骨,並再次用透視儀及造影劑檢查植骨位置及骨量。

取同側腓骨長約13cm,帶有儘可能長的腓動靜脈(圖3.14.3.5-1C)。

應保證取材後腓骨上下端至少距踝穴和膝關節各10cm。修剪移植腓骨段至合適的長度,將其遠端骨膜剝下並卷在腓骨上顯露骨質3~4mm,以3-0可吸收線縫合遠端骨膜血管蒂以保護其與骨的聯繫,這可防止插入股骨頸時骨膜血管剝脫。在植入的松質骨之中使腓骨達股骨頭軟骨下骨下方,骨孔應比腓骨粗1~2mm,以容納移植骨和血管蒂並保證腓骨血管暢通。

遊離股中間肌和股外側肌起點,爲血管準備一條能讓腓血管和旋股外血管在無張力下接到一起的通道。以0.62mm克氏針固定腓骨於股骨近端(圖3.14.3.5-1D)。

在手術顯微鏡下以8-0或9-0尼龍線間斷吻合靜脈血管。如血管通暢腓骨皮質骨應有出血。爲減少對血管蒂的壓力,保證血管通暢,不再將股中間肌和股外側肌起點重新固定。常規引流,逐層關閉兩個切口,採用膝以下後側石膏夾板固定。

9 術後處理

1.術後3d去除外固定。

2.預防性抗凝治療。

3.每日靜滴500ml右旋糖酐-40,共5d。

4.每日口服阿司匹林2次,每次0.3g,共6周。

5.術後5d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確認吻合血管是否通暢。

6.6周內不許患者負重,其後6周患肢15%負重,在以後的3個月內逐漸增至6個月時的無輔助完全負重行走。

如果雙側髖關節均有症狀,另一側的帶血管骨移植手術可在第1次術後3個月進行,在第2個髖關節手術前6周已手術側下肢負重應已達50%,第2次手術後康復方案同第1次手術;6周內避免負重,至6個月逐漸達到完全負重。應建議大部分病人儘可能在第2次手術後最初6周內減少扶拐行走。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