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ěi

2 概述

痏(wěi,音委):1.瘢痕;2.針刺的刺數;3.穴位;4.瘡瘍

3 瘢痕·痏

痏原指瘢痕鍼灸學中指針刺後所留的針眼。《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已髮針,疾按其痏,無令其出血。”《類經》張介注:“痏,針瘢也。”又指針刺的次數,針一次稱一痏。《黃帝內經素問·刺腰痛論》:“厥陰之脈,令人腰痛……刺之三痏。”王冰注:“三刺其處,腰痛乃除。”[1]

4 針刺的刺數·痏

指針刺的刺數。《黃帝內經素問·刺腰痛篇》:“刺之三痏。”

5 穴位·痏

痏指穴位。《黃帝內經靈樞·熱病》:“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三痏。”

6 瘡瘍·痏

痏指瘡瘍。《章太炎醫論集》:“《本經》言其主治惡瘡火瘍,則腸中瘡痏自除矣。”

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