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棒錘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óng bàng chuí

2 全國中草藥彙編》:銅棒錘

2.1 拼音名

Tónɡ Bànɡ Chuí

2.2 別名

銅錘紫堇

2.3 來源

罌粟科紫堇屬植物條裂紫堇Corydalis linarioides Maxim.,以塊根入藥。秋季採挖,去淨泥土,曬乾

2.4 性味

辛、微苦,平。有毒。

2.5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祛風溼,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風溼疼痛皮膚瘙癢。

2.6 用法用量

0.5~1錢,水煎或泡酒服。

2.7 注意

不宜與金牛七同用。

2.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銅棒錘

3.1 出處

出自《陝西中草藥志》

3.2 拼音名

Tónɡ Bànɡ Chuí

3.3 英文名

Root of Linearsegmented Corydalis

3.4 來源

藥材基源:爲罌粟科植物條裂黃堇全草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rydalis Linearioides Maxim.[C.schlechteriana Fedde]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全草,秋季採快根,除去泥土雜質,洗淨,曬乾

3.5 形態

條裂黃堇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無毛。根叢生,3-6條,中段膨大成紡錘形,膨大部長約15mm,直徑約4mm。莖直立,單一,不分枝。基生葉無;莖生葉互生,僅在莖中部以上疏生2-4枚;葉柄短;葉片輪廓三角形至卵形,長15-65mm,一回羽狀全裂,裂片條形,寬1-2.5mm,全緣。總狀花序頂生,長2-9cm,密生數花;苞片披針形至條形,疏生小裂生至全緣;萼片不明顯;花冠黃色,長12-22mm,距圓筒形,長佔外輪上花瓣全長的1/2-2/3,末端略向下彎。蒴果長圓形,長1-1.5cm,熟剛下垂。種子扁圓,黑色。

3.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800-4100m的山坡草地或林下灌叢等溼潤處。

資源分佈分佈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3.7 性狀

性狀鑑別 根紡錘形,長0.7-1.5cm,直徑3-5mm;表面暗黃棕色至黃褐色,皺縮,略具3-5條縱棱,質稍硬,斷面較平整,具粉性,黃白色,中心木質部色較深。氣微,味苦。

顯微鑑別 根橫切面:呈多棱(3-5)圓形。木栓細胞數列,扁長形,切向延長,壁略呈波狀;栓內層爲5-10列長橢圓形薄壁細胞細胞內含極少量澱粉粒。韌皮部寬廣,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木質部小,由導管、木薄壁細胞組成;初生木質部2-4原型。中心無髓。

3.8 化學成份

條裂黃堇紫堇醇靈鹼(corynoline),右旋山緣草鹼(adlumine),右旋紫堇米定鹼(corlumidine)。

3.9 性味

辛;微苦;平;有毒

3.10 歸經

肺;肝經

3.11 功能主治

祛風除溼;活血止痛。主風溼痹痛;皮膚瘙癢;跌打損傷

3.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或浸酒

3.13 注意

金牛七

3.14 附方

風溼疼痛銅棒錘筋骨草木通各一錢,窩兒七青蛙七、竹根七各二錢,伸筋草一錢五分,水煎服。(性味以下出《陝西中草藥

3.15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