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變花

中藥學 清熱解毒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ān biàn huā

2 概述

三變花中藥名,出自南京藥學院《中草藥學》,即《本草綱目》記載的木芙蓉花之別名[1]

3 別名

芙蓉花三變花、胡索花、拒霜花[2]

4 來源及產地

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花。主產浙江、江蘇等地[2]

5 性味歸經

辛,微寒。入肺、肝經[2]

6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涼血止血[2]

1.治癰腫,疔瘡。初起可搗敷,已化膿者並宜煎服[2]

2.治肺癰肺熱咳嗽吐血崩漏白帶。煎服:9~15g[2]

3.治燒燙傷,可熬膏外用[2]

7 化學成分

本品含異槲皮苷、金絲桃苷、芸香苷、槲皮黃苷等黃酮苷。紅花含矢車菊苷、冬青花色苷(Ilicicyanin)等花色苷[2]

8 藥理作用

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抑制作用。其中的芸香苷、金絲桃苷等可抗炎、止咳抑制眼醛糖還原酶,還有同化作用維生素P作用[2]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