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甜味添加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én zào tián wèi tiān jiā jì

人造甜味添加劑

食品中的甜味不僅源於蔗糖等天然甜味物質,還來源於添加的多種人工合成甜味劑,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甜蜜素和糖精等。

2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的化學名稱爲天門冬酰苯丙胺酸甲酯。它於1965年被發現,比蔗糖甜約200倍,但所含熱量較少,因此常被一些無糖食品用作添加劑。目前,全球有近100個國家批准阿斯巴甜作爲食品添加劑

3 安賽蜜

安賽蜜的化學名稱爲乙酰磺胺酸鉀。它於1967年被發現,甜味與阿斯巴甜相近,同樣含很少的熱量。安賽蜜的一個特點是與其他甜味劑混用時有增強甜味的效果,因此常與阿斯巴甜混用。目前世界主要食品安全機構也都批准安賽蜜作爲食品添加劑

4 甜蜜素

甜蜜素的化學名稱爲環己基氨基磺酸鈉。它於1937年被發現,其甜度爲蔗糖的30至50倍。甜蜜素略有“後苦味”,但比糖精的苦味稍輕。目前許多國家也批准甜蜜素作爲食品添加劑

5 糖精

糖精是人們比較熟悉的甜味劑,它的化學名稱爲鄰苯甲酰磺酰亞胺,發現於1878年。糖精的甜度可達蔗糖的500倍,但有較強的後苦味。由於長期以來的健康問題爭議,它是目前受到較多限制的甜味劑之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