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烏雞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īng hāo wū jī wán

2 濟陰綱目》卷六

2.1 方名

青蒿烏雞丸

2.2 組成

青蒿(即野蒿,5月採)1斤,香附子(童便、鹽水、酒、醋各浸4兩,炒)共1斤,蘄艾醋煮)2兩,秦當歸(酒浸1宿,炒)2兩,牡丹皮2兩,地骨皮2兩,白芍藥(酒浸,炒)2兩,黃耆蜜炙)2兩,茯苓2兩,人蔘2兩,白朮2兩,川芎2兩,鱉甲醋煮)1兩5錢。

2.3 功效

婦人服,能令多子。

2.4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酒送下,1日2-3次,不拘時候。1月見效。

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取白毛烏骨雄雞1只,初發聲者,絞殺,幹去毛不用水燙,亦不用水洗,惟用水去腳上粗皮,用好酒入瓷器內,同熟地黃2兩,煮雞熟,去骨,合前藥搗爛,作餅,復曬乾,爲末,仍用煮雞酒,調糯米粉爲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2.6 用藥禁忌

造藥忌鐵器。

2.7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氣虛不能鼓運其血,致熱遏經中,而潮熱食少,天癸衍期,故不能生子焉。人蔘扶元補氣黃耆實衛補中,白朮健脾土以鼓運乎血,當歸血脈以營運乎經,川芎行血中之氣,白芍經脈之陰,香附調氣解鬱,鱉甲散滋陰牡丹皮涼血以平相火地骨皮清肌以退潮熱茯苓滲溼兼清子室,艾葉理血而專暖子宮青蒿解鬱熱而直清肝膽也。熟地煮雞,得水木同氣,引領諸藥,扶陰益血,鼓運營氣,即以煮雞酒丸,仍用好酒送下,使氣壯血行,則衝任融和而營衛調適,其潮熱無不退,飲食無不增,何患天癸不調,不能生子耶?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