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血

理血法 中醫治法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ǐ xuè

2 英文參考

regulating bloo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理血爲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補血涼血溫血祛瘀活血止血等。[1]

4 補血·理血

補血補法之一。亦稱養血。是治療血虛症的方法。症見面色萎黃、脣爪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以及婦女月經延期、色淡量少,甚至閉經,脣舌色淡、脈細。鍼灸常選用脾俞章門膈俞三陰交足三裏等穴,針用補法[2]

5 涼血·理血

涼血清熱法之一。是一種清血熱邪治法。適用於熱性病熱入血分,而出現出血神昏譫語舌色紫絳等症。鍼灸治療常以曲澤委中爲主,點刺出血[3]

6 溫血·理血

溫血是治療血分有寒的方法。分溫補血分和溫化去瘀兩種療法。前者用於表現爲寒證血虛證。如婦女崩漏、男子吐血舌質淡、脈虛無力、脣爪不紅潤等。鍼灸常選用三陰交合谷關元氣海等穴,針用補法加灸。後者用於血瘀證而有寒象者。如婦女因虛寒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經來量少色暗、舌有紫瘀點、脈沉或澀,鍼灸常選用三陰交關元主穴,針用瀉法,加灸。[4]

7 祛瘀活血·理血

祛瘀活血又稱祛瘀生新化瘀行血。是一種祛除瘀血、流通血脈方法鍼灸常選膈俞血海三陰交爲主,酌配具有補氣行氣作用腧穴,如合谷氣海太沖等穴。針用瀉法。局部可選阿是穴點刺出血[5]

8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13.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96.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98.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87.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46.

有理血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