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開療法

醫療技術名 中醫治法 中醫學 中醫外科學 外治法 手術療法 外科治法 中醫治療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iē kāi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incision therap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切開療法(incising therapy)爲治法[1]。是指切開膿腫,以使膿液排出,從而達到瘡瘍之毒隨膿泄出,逐漸向愈目的的外治法[2]。通過排出膿液,以使毒隨膿泄,腫消痛止[2]。一切外瘍,不論陰證陽證,確已成膿者,均可使用[2]。應用切開療法之前,須辨清膿成的程度、膿之深淺、患部的經絡位置等情況,然後決定切開與否[2]

4 切開療法適應

一切外瘍,不論陰證陽證,確已成膿者,均可使用。

5 切開療法的用法

使用切開法之前,應當辨清膿成熟的程度、膿的深淺、患部的經絡位置等情況,然後決定切開與否,具體運用如下:

5.1 選擇有利時機

即辨清膿成熟的程度,準確把握切開排膿的有利時機。當腫瘍成膿之後,膿腫中央出現透膿點(膿腔中央最軟的一點),即爲膿已成熟,此時予以切開最爲適宜。若瘡瘍膿未成熟,過早切開,則徒傷氣血,膿反難成。

5.2 切口位置

以低位引流爲原則,應使膿液暢流而不致袋膿

5.3 切口方向

一般瘡瘍宜循經直開,刀頭向上,免傷血絡;乳房部應以乳頭爲中心,放射形切開,免傷乳囊;面部膿腫應儘量沿皮膚自然紋理切開;手指膿腫,應從側方切開;關節區附近的膿腫切口儘量避免損壞關節;若爲關節膿腫,一般施行橫切口,因爲縱切口在疤痕形成後易影響關節功能。總之,除了特殊情況,一般均採用縱切。

5.4 切開的深淺

不同的病變部位,進刀深淺必須適度,如膿腔淺的,或瘡瘍生在皮肉較薄的頭、頸、脅肋、腹、手指等部位,必須淺開;如膿腔深的,或生在皮肉較厚的臀、臂等部位,稍深無妨,但總以得膿爲度。如瘡瘍膿淺而深開,則內膿雖出,而好肉損傷;膿深而淺開,則內膿不得外泄,反致走泄。

5.5 切口大小

應根據膿腫範圍大小,以及病變部位的肌肉厚薄而定,以達到膿流通暢爲度。凡是膿腫範圍大,肌肉豐厚而膿腔較深的,切口宜大;膿腫範圍小,肉薄而膿腫較淺的,切口宜小。

一般切口不能過大,以免損傷好肉筋絡,癒合後疤痕較大;但切口也不能過小,以免膿水難出,延長治癒日期。

5.6 操作方法

手術時以右手持刀,刀鋒向外,拇食兩指夾住刀口要進刀的尺寸,其餘三指把住刀柄,並把刀柄的末端頂在魚際上1乃處,這樣能使進刀有力準確,同時左手拇食兩指按在所要進刀部位的兩側,進刀時刀口宜向上,在膿點部位向內直刺,深入膿腔即止,如欲把刀口開大,則可將刀口向上或向下輕輕延伸,然後將刀直出即可。如採用西醫手術刀,可應用小號尖角刀以反挑式之執刀法進行直刺,如欲把刀口開大,則可將刀口向上或向下輕輕延伸。

6 注意事項

關節筋脈的部位宜謹慎開刀,以免損傷筋脈,致使關節不利。如患者過於體弱,應先內服調補藥物然後開切,以免暈厥。凡顏面療瘡,尤其在鼻脣部位,忌早期切開,以免療毒走散,併發走黃危證。切開後,由膿自流,切忌用力擠壓,以免感染擴散、毒邪內攻。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有切開療法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有切開療法作用的方劑

查看更多

有切開療法作用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