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鱉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biē

2 英文參考

depressed abdominal mas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氣鱉爲病證名[1]。指因多氣惱怒而所致的一種瘕病[1]。以其瘕塊形狀如鱉,故名[1]。見《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平時多氣,血凝於氣,而成氣鱉。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入咽,下餂入肛,或附脅背,或隱胸腹,大則如鱉,小則如錢。宜蕪荑湯。”

參見瘕、鱉瘕

瘕爲病證名[2]。出《黃帝內經素問·大奇論》。《諸病源候論·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溫不適,飲食不消,與髒氣相搏,積在腹內,結塊瘕痛,隨氣移動是也。言其虛假不牢,故謂之爲瘕也。”《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雖硬,其實聚散無常也,亦往往見於臍下,其原由寒暖失宜,飲食少節,臟腑之氣先虛,又復多所勞傷,外而感受風寒,停蓄於內,是故正虛邪實,正不能勝邪,邪遂挾其力,反假遊行之血,相聚相結,而成顆塊,推之而動,按之而走,故名曰瘕。”《羅氏會約醫鏡》:“瘕者得之傷血肋間有塊如石,按之痛引少腹,去來無常,肚硬而脹,食減餐泥,假物成形,如血鱉之類……治宜調養脾胃,磨積消疳,奏效遲緩。”古代瘕病名目繁多,有食瘕、鱉瘕蟲瘕、蟯瘕、慮瘕、血瘕酒瘕谷瘕水瘕青瘕燥瘕黃瘕脂瘕狐瘕腸覃石瘕[2]

鱉瘕爲病證名[3]八瘕之一[3]。《諸病源候論·瘕瘕病諸候》:“鱉瘕者,謂腹中瘕結如鱉狀是也。”《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癥瘕痃癖痞源流》:“鱉瘕,形大如杯,若存若亡,持之應手,其苦小腹內切痛,惡氣左右走,上下腹中痛,腰背亦痛,不可以息,面目黃黑,脫聲少氣,甚亦有頭足成形者。”《類證治裁·痃癖癥瘕諸積論治》:“鱉瘕,經行浴水,水精邪氣襲人子戶,形如小袢,少腹切痛,宜鱉瘕方。”本病與《諸病源候論》所說鱉瘕大略相同[3]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7.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06.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84.

治療氣鱉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