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水罐子病

疾病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ú táo shuǐ guàn zǐ bìng

2 註解

葡萄水罐子病也稱轉色病,東北稱水紅粒,是葡萄上常見的生理病害,尤其在玫瑰香等品種水罐子病尤爲嚴重。

3 病症

水罐子病主要表現在果粒上,一船在果粒着色後才表現症狀。發病後有色品種明顯表現出着色不正常,色澤淡;而白色品種表現爲果粒呈水泡狀,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肉變軟,果肉與果皮極易分離,成爲一包酸水。用手輕捏,水滴成串溢出,故有水罐子之稱。發病後果柄與果粒處易產生離層,極易脫落。病因主要是營養不足和生理失調。

4 發病規律

一般在樹勢弱、摘心重、負載量過多、肥料不足和有效葉面積小時,該病害容易發生;地下水位高或成熟期遇雨,尤其是高溫後遇雨,田間溼度大時,此病尤爲嚴重。

5 防治措施

①加強土、肥、水的管理,增施有機肥料和根外噴施磷、鉀肥,適時適量施用氮肥,及時除草,勤鬆土。②控制負載量。合理控制單株果實負載量,增加葉果比。③主副梢處理。主梢葉片是一次果所需養分的主要來源,尤其是在留二次果的情況下,二次果常與一次果爭奪養分,由於養分不足常常導致水罐子病發生。因此,在發病植株上主梢多留葉片就更爲重要。一般主梢應儘量多保留葉片,並適當多留副梢葉片,這對保證果穗生長營養供給有決定性作用。另外,一個果枝上留兩個果穗時,其下部果穗轉色病比率較高,在這種情況下,採用適當疏穗,一枝留一穗的辦法可減少病害的發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