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學

學科名 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iú xíng xué

2 註解

流行學是研究疾病在人羣中發生、發展和分佈規律的科學,它是羣體醫學的一門學科,曾譯流行病學。英語中流行學一詞來自希臘文,意爲“在人羣中”。

流行學研究的對象是人羣,這與臨牀醫生研究對象是個體病人明顯不同。流行學主要研究什麼人在什麼時間和什麼地點發生了疾病,即疾病分佈的描述;疾病的流行規律是什麼;疾病發生的條件是什麼,哪些因素與疾病的發生有關;如何採取措施控制這些疾病,控制的效果如何。以最終達到預防疾病的發生,保證人人健康的目的。

從19世紀就已開始進行流行學的探究了,當時一些經典的研究對搶救生命做出了很大貢獻。比如1854年,斯諾運用流行學方法找出倫敦霍亂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井水污染,否定了當時盛行的“瘴氣”學說。引導人們採取正確措施,切斷了傳染源

此後針對各種急性、烈性傳染病的威脅,並作爲專門研究其傳播、流行和防制的疾病流行學就應運而生。因此流行學傳統定義是一門研究人羣中疾病流行的科學,研究範疇主要是傳染病。1930年比較有代表性的定義是“流行病學是關於傳染病傳染源傳播途徑及預防的科學”。

隨着一些國家傳染病發病率的下降,特別是抗生素及其他特效療法的出現,某些傳染病的死亡率急劇下降,因此傳染病死亡率在許多國家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一些非傳染病如心腦疾患、惡性腫瘤等成了主要死因。面對這種情況,世界上許多學者提出流行學應包括傳染病和非傳染病兩者。

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不僅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追求更高的滿足,而且健康需要也成爲人們願意爲之付出代價的一種更高級的需求。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流行學教育專題討論會上就提出:流行學研究健康和疾病在人羣中的分佈和影響因素,以保證合理地計劃衛生服務,有效地進行疾病監測,並使預防和控制規劃得以實現。

由此可見,流行學作爲一門社會性很強的應用和方法學科,其定義必然要不斷髮展,以適應所處的社會和時代的需要

流行學作爲羣體醫學的一門學科,與臨牀醫學基礎醫學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採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進行醫學的研究,使醫學研究更全面,方法更完善、內容更充實。流行學受許多學科的影響,也對醫學各科的發展發揮着積極的作用,因此逐漸受到醫學界的重視。

流行學研究需要一定的臨牀醫學知識作基礎,例如研究同一病名下不同病型的不同致病因作用的強度、時間與發病的關係時,就需要臨牀醫學知識。有時,進行流行學某些方面(如輕型、隱型疾病的診斷,病原攜帶狀態等)的研究時,需要的臨牀醫學知識比臨牀醫師需要的還多。此外,研究疾病的臨牀表現,往往能從中得出病因的線索,在考慮某種因素能否成爲病因時,除以疾病分佈爲依據外,也應分析這種解釋是否符合臨牀經過。

反之,臨牀醫學上疾病的診療問題,可以運用流行學方法來解決。比如,以臨牀病例爲基礎,探索疾病在某人羣中發病的特徵、可能的病因、以及評價防治措施的效果,就是流行學在臨牀醫學上的應用。兩學科的發展與融合,便形成了臨牀流行學

流行學與臨牀醫學是互相支持、互相補充的,其主要區別在於研究對象的不同,前者以羣體爲對象,後者則以病例個體爲對象。正是由於研究對象的差異,故需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進行不同內容的研究。

流行學基礎醫學分別從宏觀微觀的角度進行疾病的研究,二者的發展又相互促進。比如研究傳染病流行學,就需要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免疫學的知識,有時還涉及到生物學流行學的發現又可以促進基礎醫學研究。比如斯諾、巴德分別闡明霍亂傷寒是經糞口傳播的、這些發現均在病原體發現之前,後人正是根據流行學結果才從糞便中分離病原體

流行學基礎醫學也相互融合、滲透,研究疾病的遺傳性病因,過去多以孿生子爲研究對象,現則充分運用遺傳學的新理論和新技術,這種研究遺傳與疾病關係的學科稱作遺傳流行學

流行學基礎醫學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在羣體水平上進行疾病的病因病機轉歸的研究,而大部分基礎醫學則從分子細胞組織的水平上探討發病的機理。

目前幾乎在醫學的每一學科和每種疾病的研究中都需應用流行學研究方法,但就其內容和範疇而言,不外乎有兩個方面:其一是有關傳染病的研究,其二是進行健康與非傳染病的研究。

進行傳染病的研究是因爲傳染病死亡率雖較低,但發病率仍較高,尤其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此外一時得到控制傳染病,一旦在人們放鬆預防措施時,就可能再度流行。一旦出現適宜於疾病蔓延傳播的條件時,傳染病仍可能發生大流行。傳染病流行學研究主要包括其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和人羣中的流行規律,制定防治措施和檢驗防治效果。研究的核心是尋找傳播途徑,以達到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的目的。

健康的維持有賴於機體內環境平衡和機體與外環境平衡流行學要研究從健康演變爲疾病這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及其分佈,以及影響疾病轉歸的預後因素,觀察疾病發生發展、轉歸的全過程,從羣體角度出發來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和影響人羣中疾病變化的因素,藉以探索病因,提出防制措施並評價防制效果。研究的核心是尋找病因線索,以達到預防的目的。

流行學作爲預防醫學的一門學科,在控制傳染病上起了巨大作用,使傳染病在死因中所佔地位下降。在非傳染病的研究中,流行學也發揮着積極的作用。例如對惡性腫瘤和其他慢性病進行的流行學研究後,提出了可能的病因和對策。

隨着社會和生活環境的顯著改變,流行學方法正在擴大其應用範疇,例如可用於研究影響身心健康的各種因素、保健服務、社區衛生、醫療評價、計劃生育、衛生經濟管理、行爲科學等,還用於研究車禍、自殺、犯罪及其他社會現象。

當代流行學不僅作爲一門應用學科在病因的探索、疾病的預防上發揮着作用,而且作爲一門方法學推動着研究;不僅爲流行學本身服務,而且在爲其他許多學科作出積極的貢獻。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