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驚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iáng jīng wán

2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涼驚丸

2.1 處方

草龍膽 防風 青黛各9克 鉤藤6克 黃連15克 牛黃 麝香各0.6克 龍腦3克

2.2 製法

上藥研爲細末,糊爲丸,如粟米大。

2.3 功能主治

清肝瀉火開竅涼心。治驚疳熱搐,目赤潮熱,痰涎壅盛,牙關緊急者。

2.4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金銀花煎湯送下。

2.5 摘錄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3 幼科發揮》卷二:涼驚丸

3.1 別名

金花丸

3.2 處方

黃柏黃連黃芩山梔仁各等分硃砂水飛)減半(一本有龍膽草)。

3.3 製法

上爲細末,臘雪水爲丸,如麻子大。

3.4 功能主治

小兒諸熱驚風

3.5 用法用量

薄荷湯送下。

3.6 摘錄

幼科發揮》卷二

4 小兒藥證直訣·附方》:涼驚丸

4.1 別名

梨汁餅子

4.2 處方

硼砂(研)1錢,粉霜(研)1錢,郁李仁(去皮,焙乾,爲末)1錢,輕粉1錢,鐵粉(研)1錢,白牽牛末1錢,好臘茶3錢(一本無白牽牛末)。

4.3 製法

上爲細末,熬梨膏爲丸,如綠豆大。

4.4 功能主治

小兒驚風,大人風涎

4.5 用法用量

每服1-3丸,食後以龍腦水化下。

4.6 摘錄

小兒藥證直訣·附方》

5 幼科指南》捲上:涼驚丸

5.1 處方

黃連5錢,黃芩5錢,山梔5錢,黃柏2錢,鬱金3錢,大黃2錢,膽草3錢,雄黃2錢,辰砂2錢。

5.2 製法

上爲細末,米糊爲丸,如黍米大。

5.3 功能主治

退五臟熱瀉肝火,解胎毒。主小兒急驚,胎熱丹毒斑疹衄血口瘡小便黃,大便祕。

5.4 用法用量

竹葉燈心湯送下;驚風薄荷燈心湯送下;丹毒麻疹升麻湯送下;衄血茅花湯送下;口瘡竹葉薄荷湯送下。

5.5 摘錄

幼科指南》捲上

6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6.1 方名

涼驚丸

6.2 組成

黃柏1兩,大黃1兩,黃連1兩,梔子(炒)1兩,膽草1兩,黃芩1兩,生地1兩,菊花1兩,雄黃1兩。

6.3 功效

清熱鎮驚,消痰化滯。

6.4 主治

小兒急熱驚風咳嗽痰盛,停乳傷食大便乾燥

6.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週歲以下酌減。

6.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重1錢,硃砂爲衣,蠟皮封固

7 《保嬰集》

7.1 方名

涼驚丸

7.2 組成

大黃半兩(煨),黃連半兩,龍膽2錢半,防風2錢半,川芎2錢半,薄荷葉2錢半。

7.3 主治

小兒驚熱,疳瘦乳癖

7.4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加至20丸,溫水送下。

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麪糊爲丸,如粟米大,青黛爲衣。

8 小兒藥證直訣·附方》

8.1 方名

涼驚丸

8.2 別名

梨汁餅子

8.3 組成

硼砂(研)1錢,粉霜(研)1錢,郁李仁(去皮,焙乾,爲末)1錢,輕粉1錢,鐵粉(研)1錢,白牽牛末1錢,好臘茶3錢(一本無白牽牛末)。

8.4 主治

小兒驚風,大人風涎

8.5 用法用量

每服1-3丸,食後以龍腦水化下。

8.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熬梨膏爲丸,如綠豆大。

9 《幼科指掌》卷四

9.1 方名

涼驚丸

9.2 組成

川芎4錢,大黃5錢,羌活1錢,防風1錢,鉤藤1錢,薄荷1錢,硃砂(爲衣)。

9.3 主治

小兒驚癇發搐

9.4 用法用量

每服14丸,蜜湯送下。

9.5 製備方法

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