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脫離球囊栓塞術

手術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ě tuō lí qiú náng shuān sāi shù

3 適應

可脫離球囊栓塞術適用於:

1.頸內動脈海綿竇瘻。

2.顱內動脈瘤

3.頸動脈大動脈瘤。

4.椎動靜脈瘻。

4 禁忌

1.嚴重心、肺、肝、腎功能損害或不能耐受手術者。

2.動脈瘤太小或瘤頸短而寬或瘤頸太細球囊不能通過者。

5 準備

1.詳細瞭解病史,進行體檢神經系統檢查

2.術前作頭顱CT或MRI,以瞭解病變部位和性質。

3.常規實驗檢查腦血管造影

4.有癲癇史者,術前口服苯妥英鈉0.1g或丙戊酸鈉0.2g,3/d;或術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鈉0.1g。

5.術前留置導尿管,建立靜脈通道。

6.用品

(1)穿刺常用器械,導管鞘,腦血管造影導管,8F導引導管,帶三通軟連接管,Y型帶閥接頭,加壓輸液袋等。

(2)特殊器械:同軸微導管或Magic-BD微導管,Balt帶X線標記球囊,1ml注射器等。

(3)非離子型造影劑

6 方法

1.患者仰臥,行神經安定鎮痛麻醉穿刺部位常規消毒、局麻,小兒及不能合作者全麻。

2.經股動脈穿刺插入導管鞘,經導管鞘插入腦血管造影導管作全顱腦血管造影,以進一步明確病變部位、範圍、供血動脈、引流靜脈畸形血管、盜血情況等,以決定治療方案,並選擇適合的球囊裝配在同軸微導管或Magic-BD導管上。

3.撤換腦血管造影導管,插入8F導引管至患側頸內動脈,其尖端相當於頸2水平,至椎動脈的導管應低於頸6水平。導管尾部接Y型帶閥接頭,Y型接頭側臂與動脈加壓輸液袋相連,排氣並調整速度使鹽水慢慢滴入。

4.將裝配好球囊的同軸微導管或Magic-BD導管,經Y型接頭插入8F導引導管,其前部進入患側頸內動脈椎動脈。利用血流衝擊將球囊帶入擬堵塞部位(瘻口或動脈瘤腔內)。

5.當球囊到達預定部位後,在電視監視下,用1ml注射器緩緩經微導管向球囊注入等滲非離子型造影劑(含180mgI/ml),邊注射邊觀察,直至球囊充盈堵塞瘻口或瘤體。

6.經導管造影證實球囊堵塞滿意後,觀察病情15min,若患者無明顯不適,未出現陽性神經體徵,則輕輕牽拉同軸微導管或Magic-BD導管,使球囊與導管脫離,球囊則永久存留於病變部位。

7.撤出微導管,留導引導管於頸內動脈血管造影,瞭解頸內動脈通暢及病變部位堵塞情況。

8.拔出導引管和導管鞘,穿刺部位止血加壓包紮。

7 注意事項

1.整個操作需在全身肝素化下進行,以防血栓形成

2.經微導管向球囊充盈造影劑時,應根據病變大小和球囊容量,不可過度充盈,以防動脈瘤或球囊破裂。

3.脫離球囊時,動作務必輕柔,保持球囊不能移動,輕輕牽拉導管,以防將球囊拉出造成非靶部位釋放。

4.術後嚴密觀察患者,測血壓、呼吸、脈搏注意有否神經系統症狀,以便及時處理。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