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板固定療法

外治法 醫療技術名 中醫治法 骨傷科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á bǎn gù dìng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splint-fixing therap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夾板固定療法爲治療骨折外固定的方法[1]。指用紮帶或繃帶把竹板、木板或塑料製成的夾板固定在骨折已經復位的肢體上,以促進骨折癒合的治療方法[2]。多用於四肢骨折,經復位後,在相應部位用竹製或木製夾板綁紮固定,以防止移位或骨折後再損傷[2]

夾縛正骨固定方法[3]。《仙授理傷續斷祕方》:“凡夾縛,用杉木皮數片,週迴夾緊縛,留開皆一縫,夾縛必三度,縛必要緊。”指用於四肢骨折整復後的外固定[3]

夾裹是用於骨折復位後的局部外固定的正骨器械[3]。又稱夾板[3]。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治腕折四肢骨碎筋傷蹉跌。”條下注有《肘後方》雲:“小品方……以竹編夾裹,令遍縛令急,勿令轉動。”這說明早期夾板用竹片製成,又說明其使用方法[3]。後世又應用樹皮或木板作成有竹簾杉籬腰柱通木等各種類型的夾板[3]。《證治準繩》卷六中,又有正夾和副夾之分[3]。目前,選用塑性好、韌性強、彈性大及質量輕柔的木材塑料,並粘有絨氈,按肢體不同部位塑型的各式夾板,由工廠成批生產,應用效果良好[3]

4 關於骨折

骨折又名折骨折傷傷折折瘍[4]。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導致[4]。一般有截斷、碎斷或斜斷[4]。傷部可有瘀血、腫痛、錯位、畸形骨聲、軸心叩擊痛、異常活動功能障礙等[4]。如因骨本身患結核骨髓炎骨瘤等病變,每遇輕度外力碰撞而發生骨折的稱病理性骨折[4]。治宜視傷情采用手法整復或切開復位夾縛固定[4]。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服七釐散復元活血湯雲南白藥等;外敷梔乳散[4]。腫消痛減後宜接骨續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貼接骨膏[4]後期恢復時宜培補肝腎,舒筋通絡[4]。內服補腎壯筋湯舒筋活血湯小活絡丹等;外用海桐皮湯五加皮湯損傷洗方外洗,並配合功能鍛鍊[4]病理性骨折應同時治療原發病[4]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92.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90.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4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