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ú ròu

2 全國中草藥彙編》:狐肉

2.1 拼音名

Hú Ròu

2.2 別名

南狐、狐、狐狸

2.3 來源

食肉目犬科狐Vulpes vulpes L.,以肉入藥。

2.4 生境分佈

四川若爾蓋、東北。

2.5 性味

甘、鹹,溫。

2.6 功能主治

補虛溫中。主治水積黃種,疥瘡不愈,蠱毒寒熱

2.7 用法用量

4~7兩,燉服。

2.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狐肉

3.1 出處

出自《唐本草》。

3.2 拼音名

Hú Ròu

3.3 英文名

Fox as food

3.4 來源

藥材基源:爲犬科動物狐狸、南狐的肌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Vulpes vulpes Linnaeus2.Vulpes vulpes hoole Swinhoe

採收和儲藏:捕殺後;剝皮取肉;鮮用或晾乾。

3.5 形態

1.狐狸,體長約75cm,重7.5kg。顏面狹窄,吻尖。四肢短,尾粗長,超過體長的一半,且其毛蓬鬆,身上有特殊的狐騷味。頭部棕灰色,吻端棕黑色,下頜污白色,耳背黑色或棕黑色。背部紅棕色,體側黃褐色,腹部黃白色。四肢棕色或淺褐色,前後肢外側有一條黑紋。尾色同背部,尾端白色。毛色因個體而有差異。

2.南狐,體形似狗,中等細長。重7.5kg左右,外形與上種類似,亦有齶臭。毛色變化較大,通常標準者,其頭、軀、尾爲赤褐色;深者赤色,淺者黃褐色。個體頭部灰棕色;脣、下頦至前胸暗白色;頸、肩、體兩側稍黃色,背部紅棕色;腹面白色或黃白色,尾尖白色。前後肢外側的黑褐色帶紋,其寬狹不等。

3.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棲息於森林、丘陵、草原等地。穴居樹洞,土穴中常抱尾而睡。和動敏捷,食物雜。

資源分佈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3.7 性味

味甘;性溫

3.8 歸經

心;脾;胃;腎經

3.9 功能主治

補虛暖中鎮靜安神祛風解毒。主虛勞贏瘦;寒積腹痛癔病驚癇痛風水腫疥瘡;小兒卵腫

3.10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煎湯,120-240g。

3.11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作臛食之,主疥瘡久不差者。

2.盂詵:補虛,又主五臟邪氣

3.《醫學入門》:補虛,治健忘

4.《四川中藥志》:治水積黃腫

3.12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狐肉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