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疥疮
现在已传播全国。疥螨的致病因素有2种,一是疥虫在皮肤角质层凿遂道所引起的皮肤机械性损害,二是疥虫分泌的毒素刺激使皮肤瘙痒。20°角,针口斜面向上。脓疱疮:脓疱疮好发于儿童,以头面部等露出部位为多,初发为小脓疱,破后复有黄色脓痂,夏秋常见。擦药时应先将好发部位及损害密集处擦药1次,然后再普遍地涂搽全身。
-
疥螨检查法
名称:疥螨检查法适应证:疥螨检查法适用于疥疮。禁忌证:无特殊禁忌。药品和待检标本的准备。先在皮损上放置少量液状石蜡(石蜡油,也可在消毒的手术刀片上沾少许液状石蜡),用消毒手术刀片在丘疹上平刮6~7下,刮取丘疹顶部的角层部分,直至有细小出血点为度,将刮取物移至载玻片上,显微镜下可见疥虫、虫卵或虫屎。
-
大疥
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而成。如因搔抓破皮引起继发感染化脓者,则称脓窝疥。先以花椒9g,地肤子30g煎汤熏洗,再选用蛇床子散、臭灵丹、一扫光、硫黄软膏等外搽。建国后,由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条件改善,本病已少见。《诸病源候论·疥候》分疥为:大疥、马疥、水疥、干疥与湿疥等。
-
狐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肉:拼音名:H R u别名:南狐、狐、狐狸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vulpesL.,以肉入药。主治水积黄种,疥疮不愈,蛊毒寒热。原形态:1.狐狸,体长约75cm,重7.5kg。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丘陵、草原等地。肾经功能主治:补虚暖中镇静安神;寒积腹痛;4.《四川中药志》:治水积黄肿。
-
鹿蹄根
附方:①治血热瘙痒、疥疮、湿疹:鹿蹄根二至四两,肥猪肉四至六两。(江西《草药手册》)③治发痧腹痛:冻绿根皮或树皮六至七钱,仙鹤草二至三钱,檵木根、翅茎胡枝子根(豆科)各四至五钱,醉鱼草根三至四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⑤治肾囊风:冻绿根皮、百草霜各一两。
-
癞疥疮
疥疮是由疥璊(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疥虫寄生于人体皮肤表皮内,在其中产卵、活动,引起好发部位发生丘皰疹或小水皰,伴有奇痒。以外用药物为主;2.对症状不典型者、继发湿疹样变、脓皰疮、毛囊炎、疖病等患者,或疑有挪威疥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2.好转:症状体征好转,皮损由多变少;
-
合掌丸
《冯氏锦囊·杂证》卷十九:合掌丸:处方:大风子49粒,水银2钱(制),雄黄5分,海螵蛸5分,枯矾3钱,番木鳖3钱,川椒3钱。《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哈尔滨方):别名:合手香、合掌散组成:大风子(去皮)14两,红矾5分,胡桃(去皮)3个,硫黄1钱,红枣(去皮核)7个,水银(制)1钱。此药有大毒,不可入口。
-
胡桃枝
《*辞典》:胡桃枝: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H T oZhī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嫩枝。(《新编中医入门》)临床应用:①治疗肿瘤用胡桃树枝与龙葵全草制成核葵注射液,每支2毫升,内含胡桃树枝1.0克、龙葵0.1克。用药期间一般无不良反应,仅个别患者注射后有头晕、口麻等现象,但很快即自行消失。
-
乾骚
乾骚古病名。指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出《五十二病方》。即疥疮。证治参见疥疮条。
-
花椒叶
《*辞典》:花椒叶:出处:《纲目》拼音名:HuāJiāoY 别名:椒叶(《日华子本草》)。来源:芸香科植物花椒的叶片。性味:辛,热。功能主治:治寒积,霍乱转筋,脚气,漆疮,疥疮。②《纲目》:杀虫,洗脚气及漆疮。③《本草求原》:敷寒湿脚肿,风弦烂眼。(《医林纂要》)②治蛇毒:合口椒并叶捣敷之。
-
华南皂荚
)Merr.[MimosaferaLou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晒干。原形态:华南皂荚乔木,高3-42m。花丝基部有长柔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性味:苦;小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豁痰开窍;口噤不语;或烧存性研末调敷。注意:孕妇禁服。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果实有杀虫、洗涤的功用。
-
脓疥
脓疥病名。指因患疥疮而导致感染化脓者。出《疡科选粹》卷六。该病多因疥疮抓破,继发感染化脓。或湿热蕴毒所致。症见皮损形如豆粒,顶含稠脓,局部痛痒相兼。治可内服秦艽丸,外用蛇床子散涂搽患处。
-
脂调散
《玉机微义》卷十五:方名:脂调散组成:蛇床子2两,(艹闾)茹1两,草乌1两,花椒1两,苦参1两,荆芥1两,雄黄半两,硫黄半两,矾半两。主治:疥疮,脓窠疮。《杂病治例》:方名:脂调散组成:苦参半两,荆芥半两,雄黄半两,硫黄半两,矾末半两,蛇床2两,草乌尖1两。主治:湿热、湿毒疥疮。制备方法:上为末。
-
脓窝疥
脓窝疥病名。指疥疮之继发感染化脓者。见《疡科心得集》卷下,证治参见疥疮及脓疥条。
-
克罗他米通
药品说明书:别名:优力斯;克罗他米通适应症:各种瘙痒症、疥疮等。用量用法:外涂:瘙痒症,每日数次,涂于患部,在2次用药之间不应洗澡,但在完成治疗后数日宜彻底清洗。注意事项:1.偶有皮肤过敏,应停药。2.不能接触眼部;对急性炎症、渗出液多的不适用。规格:霜剂:10%×60g。
-
牛泷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泷草:拼音名:Ni L nɡCǎo别名:夜抹光、都格里巴来源:柳叶菜科牛泷草CircaeacordataRoyle,以全草入药。叶片卵形或阔卵形,长3-6cm,宽2-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浅心形,边缘疏生浅锯齿或近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治疥疮,脓疱:夜抹光烘干研末,配硫黄、雄黄粉适当,用菜油调擦或干扑于溃烂处。
-
疥疮搽药
处方:白薇3钱,白芷2钱,炒花椒2钱,细茶叶2钱,寒水石2钱,大黄5钱,明矾5钱,蛇床子1钱,雄黄1钱,百部2钱,潮脑1钱。制法:上为细末,用生腊猪油和匀捣烂。功能主治:疥疮。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疥疮大风膏
处方:大风子2两(去壳),枯矾4两,蛇脱(烧存性)3分,樟脑3分,蜂窠(烧存性)3分,水银5分(用锡死之),桕油烛4两。制法:风子诸药为末,入烛油,次入水银捣匀。功能主治:一切干湿疥疮并脓窠烂疮。用法用量:涂擦。摘录:《医灯续焰》卷十三
-
疥疮一扫光
处方:水银1钱5分,乳香5分,没药5分,硫黄5分,樟脑5分,花椒5分,蛇床子(炒)2钱5分,大风子(净肉)5钱。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烛油调敷。摘录:《慈幼新书》卷十一
-
二黄丹
《瘄疹选要》:二黄丹:处方:雄黄1两,麻黄1两。功能主治:闷瘄不出,及瘄已见,为风寒所闭,或伤冷不透,喘急闷乱。摘录:《瘄疹选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引孙真人方:二黄丹:处方:黄柏5钱,轻粉1钱。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引孙真人方《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硫黄31g,雄黄31g,冰片1.5g,樟脑1.5g。
-
矾砒丸
处方:明矾半斤,白砒4两。功能主治:痢疾,水泄,胃脘痛,癣疥,坐板及黄水疮等。水泄,木瓜汤送下7丸;胃脘痛,炒栀子汤送下;久患足上顽疮,擂末搽之;笔圈癣,皮略擦破,用末搽之;9种心痛,牡蛎粉冷水调服7丸;疥疮、坐板及黄水疮,用腊猪油调搽。注意:忌搽头上疮,及服热物。
-
韩氏驱毒散
处方:龙骨1两,甘石1两,轻粉2钱5分,冰片3钱,儿茶7钱,元连5钱,红粉5钱5分。功能主治:杀菌化毒,止痛消肿,生肌长肉。主痈疽恶疮,下疳阴蚀,杨梅疮,痔疥疮,疔毒红伤,烫伤破伤,以及小儿胎毒风火毒,其它皮肤糜烂。用法用量:酌量用之,敷患处,以万应膏贴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
合手香
处方:大风子2-3个,水银1钱,杏仁7个(去皮尖),桐油1两,油核桃仁5钱,木鳖10个(去皮),潮脑5钱,人言豆大1块(为末)。制法:上捣为泥,为丸如核桃大。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用1丸两手撮揉,令鼻搐其药气,再以两手上油搽痒处。
-
换肌丸
《医方类聚》卷二十一引《济生续方》:换肌丸:处方:苦参3两,大风油1两。制法:上将苦参为细末,入大风油及少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癞大风疾。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一引《济生续方》《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方名:换肌丸组成:白砒3分,水银3分,油核桃5钱,大风肉1钱。主治:疥疮。用药禁忌:忌口味。
-
疥疮灵
处方:黄柏9克银花12克连翘9克荆芥6克桑叶6克苦参9克丹皮6克地肤子9克茯苓皮9克萆解12克功能主治:治疥疮瘙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外科学》
-
疥疮散
处方:白椒樟冰硫黄槟榔生明矾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疥疮。用法用量:猪油调搽。摘录:《青囊秘传》
-
疥癣光
处方:松香1钱,水银2钱,硫黄2钱,枯矾2钱,樟脑2钱(或)1钱,麻油少许。制法:上先将松香、水银加麻油少许研如糊,后入3味研如膏。功能主治:疥疮,癣疮。用法用量:擦之。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卷疮散
处方:松香1钱,水银2钱,硫黄2钱,枯矾2钱,樟脑2钱。制法:松香、水银先研,再同余3味用麻油和为丸。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每取此丸,在脉上(扌衮)揩。凡一切痈痒诸疮自能痊愈。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灵验疥疮药饼
处方:蛇床子4钱,大风子肉4钱,蜡烛油4钱,净江子肉1钱5分,洋樟2钱,油桃肉3枚,明矾7钱,血竭2钱,猪油1两。制法:上为细末,烊化猪、烛油,乘温调药作饼7个。功能主治:疥疮。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
硫糕丸
处方:硫黄(精,明的)1两。制法:上为细末,用米糕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疥疮。多年不愈,多致瘦弱,一家皆相染为患。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上体疥,食后荆芥汤送下;不必搽药。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参耆丸
处方:真黄耆1斤,苦参(酒炒)1斤,茅苍术(米泔炒)1斤。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疥疮脓窠。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开水送下。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
五龙散
概述:五龙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生南星30克生半夏15克全当归15克生大黄15克陈小粉(炒黑)62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外科传薪集》方之五龙散主治痈疽、疔疮、瘰疬初起。摘录:《外科传薪集》《普济方》卷二八○方之五龙散:方名:五龙散组成:蛇床子(炒)、花椒(炒)、牙消枯矾、土消各等分。
-
白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桂:拼音名:B iGu 别名:三股筋、滇新樟来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yunnanenseH.Liou,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涩、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感冒,月经不调,寒性胃痛,腹胀,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骨折,湿疹疥疮。
-
番石榴皮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FānSh LiuP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皮及树皮。树皮含鞣质18.56%和有机酸。茎皮含无色矢车菊素、诃子鞣质酸、并没食子酸、长生甙。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树皮煅灰,以臭草自然汁调涂,治湿毒疥疮。根皮,以白醋煎而含之,止牙痛;小儿患疮疖,和鸡毛煎水洗之。
-
返顾马先蒿
别名:阿兰内[内蒙古]、芝麻七来源:玄参科返顾马先蒿Pedicularisresupinata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山东、安徽、四川、贵州及华北地区。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尿。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用量2钱,水煎服。尿路结石,小便不畅:根研末,每服2钱,开水送服。疥疮:外用,煎汤洗。
-
家兔骨
拼音名:JiāT Gǔ别名:兔骨来源:兔目兔科家兔Oryctolaguscuniculusdomesticus(Gmelin),以骨骼入药。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主治头昏眩晕,疯疾及疥疮。6钱,作煎剂服或泡酒服;也可研末外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蔓剪草
别名:回叶对剪草来源:萝藦科蔓剪草CynanchumchekiangenseM.Cheng,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河南、湖南、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疥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千年不烂心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年不烂心:拼音名:QiānNi nB L nXīn别名:苦茄、六甲草、欧白英来源:茄科千年不烂心Solanumdulcamara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西北沙漠地区及新疆、四川、云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恶疮、疥疮:鲜叶捣烂外敷。1两,水煎服。外伤出血:全草晒研末,加冰片少许,撒敷患处。
-
雀梅藤
《*辞典》:雀梅藤: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Qu M iT nɡ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托叶早落。花形小,白色,芳香,有长柔毛,排列成顶生而呈穗状分枝的圆锥花序;果实紫黑色,近于球形,径约5毫米。生境分布:通常栽作绿篱。功能主治:治疥疮,漆疮,水肿。1两,或入丸剂。朱砂一钱五分,绿豆粉一两。
-
山珊瑚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珊瑚:来源:兰科山珊瑚GaleolaseptentrionalisReichb.f.,以全草、果实入药。生境分布:浙江。功能主治:类似天麻,效力较次。治淋病:果实加甘草水煎服。疥疮:全草炒黑研末,茶油调敷。
-
水龙
拼音名:ShuǐL nɡ别名:过塘蛇、过江龙、过沟龙、过江藤来源:为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水龙Jussiaeareppen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烧,麻疹不透,肠炎,痢疾,小便不利;外用治疥疮脓肿,腮腺炎,带状疱疹,黄水疮,湿疹,皮炎,狗咬伤。
-
松油
《*辞典》:松油: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SōnɡY u别名:松脂(《唐本草》),沥油(《纲目拾遗》)。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其同属植物树材中的松脂。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疥疮久远不愈。以此油新浴后擦之,或加白矾末少许,和擦。
-
无患树皮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W Hu nSh P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韧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功能主治:治白喉,疥癞,疳疮。①《生草药性备要》:洗螆癞,疳疮。附方:①治白喉:无患树皮五钱,水煎,含漱,日四至六次。(《广西中草药》)②治小儿白喉或口腔炎:无患树皮,煎水含口。
-
野兔骨
拼音名:YěT Gǔ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tolaiPallas;孙河兔(草兔)L.capensisL.;雪兔L.timidusL.,以骨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功能主治:治头昏眩晕,疥疮等。用法用量:作煎剂或泡酒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油胡桃
《*辞典》:油胡桃:出处:《纲目》拼音名:Y uH T o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返油而变成黑色者。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胡桃仁条。性味:《纲目》:辛,热,有毒。功能主治:《纲目》:杀虫攻毒。治痈肿,厉风,疥癣,杨梅,白秃诸疮。附方:治疥疮瘙痒:油核桃一个,雄黄、艾叶(杵熟)各一钱。
-
灭疥膏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别名:硫黄膏组成:硫黄粉4两,石灰块4两。制备方法:以上药入沙锅内加水2升,共煮1小时,随煮随添水,并搅拌之,然后取下,用滤纸取500毫升,得深红色之澄明液,随即徐徐加入花生油,随加随搅至呈黄色之稠厚液,不现出红色水珠为止,并滴少许杏仁油作为矫味剂。
-
一扫方
《疡科遗编》卷下:组成:大风子核1两,轻粉3钱,水银3钱,猪油3两。主治:一切干湿疥疮。用法用量:揩患处。制备方法:先将大风子核炒燥,同轻粉研极细,再同水银搅和,猪油打烂,加棉花衣1团,共一齐捣匀。
-
杀疥药
《三因》卷十五:别名:杀疥散组成:羊蹄根(生切)1两,姜1分,矾半钱,硫黄1钱,草乌头1个。主治:疮疡,疥疮。迟顷,入温汤洗去。制备方法:上以米泔淹一宿,研极细,入酽醋和匀。附注:杀疥散(《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杀疮药。
-
一浴散
《瑞竹堂方》卷五:方名:一浴散组成:硫黄、雄黄、汉椒、玄精石、枯白矾各等分,轻粉少许。主治:疥疮热毒。早起空心,饱食干物,勿饮汤,煎大防风通圣散1剂,加白沙蜜2两,送神芎丸50-70丸,入浴室内洗,令汗出,便沐浴。将疥抓破,用前药搽之,再入堂内洗。如此搽洗3次,然后出浴,不再搽药。
-
治疥内消散
《鲁府禁方》卷四:方名:治疥内消散组成:硫黄1-2钱。主治:疥疮。用法用量:细嚼,烧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