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表半里熱不得臥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àn biǎo bàn lǐ rè bú dé wò

2 註解

半表半里熱不得臥爲病證名[1]外感不得臥之一[1]。指邪搏心胸半表半里之間所致的不寐[1]。《症因脈治》卷三:“半表半里不得臥之症。太陽病二三日不得臥心下閉結,汗吐下後,反覆顛倒心中懊𢙐者,太陽半表半里熱也;咽燥口於,發熱汗出,煩躁不眠,陽明半表半里熱也;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不得眠少陽半表半里熱也……半表半里不得臥之治:太陽者,羌活沖和湯少陽者,小柴胡湯梔子豆豉湯陽明者,竹葉石膏湯知母葛根湯。”

參見不寐不寐爲病名[2]。出《難經·四十六難》。又名不得臥不得眠不能眠失眠[2]。指以睡眠時經常不易入眠,或睡眠短淺易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眠爲主的病[2]。《景嶽全書·雜證謨》:“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皆虛證。”不寐虛證,多因陰血虧損,中氣不足,或心脾兩虛所致[2]。因陰血不足,心失所養者,常兼虛火偏亢,症見心煩失眠頭暈耳鳴,甚則五心煩熱多汗口乾舌紅,脈細數[2]。治宜滋陰養血爲主[2]。火亢則兼降心火,方用酸棗仁湯補心丹硃砂安神丸[2]。因中氣虛弱者,症見失眠神疲乏力,食慾減退[2]。治以補氣爲主,方用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加減[2]。因心脾兩虛所致者,症見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飲食減少,面色少華,舌淡,脈細[2]。治宜補益心脾[2]。方用歸脾湯壽脾煎等。也有因膽虛所致者[2]實證不寐,有外感時邪和內邪滯逆之不同[2]外感時邪者,有表熱不得臥裏熱不得臥半表半里熱不得臥血熱不得臥氣熱不得臥餘熱不得臥虛煩不得臥[2]。內邪滯逆者,又有痰濁內阻、水氣凌心肝火膽火、胃中不和數種[2]痰濁內阻者,症見不寐,嘔惡胸悶,苔膩脈滑,治以化痰爲主,用溫膽湯加減[2]水氣凌心者,症見不寐心下動悸,胸中漉漉有聲,治宜逐飲祛溼,用平胃散控涎丹等方[2]肝火膽火、胃中不和者[2]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3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2.

治療半表半里熱不得臥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