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陽明胃經

鍼灸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經絡學 足三陽經 腧穴學 十二經脈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ú yáng míng wèi jīng

2 英文參考

The Stomach Channel of Foot-Yangm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Yangming Stomach Channel of F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Yangming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足陽明胃經十二經脈之一[1]。代號ST[2]。與足太陰脾經表裏[2]五行屬土[2]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兩旁迎香穴,夾鼻上行,至鼻根部,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於目內眥,向下沿鼻柱外側,入上齒中,還出,環繞嘴脣,在頦脣溝承漿穴處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頜骨後下緣經下頜角上行過耳前,沿髮際,到額前神庭[3]。其下行支脈沿喉嚨向下後行,左右交會並與督脈大椎穴處相會,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體腔,下行穿過膈肌,屬胃,絡脾[3]。其直行主幹從缺盆出體表,沿乳中線下行,夾臍兩旁旁開2寸,下行至腹股溝處的氣街穴,沿大腿前側,至膝臏,沿下肢脛骨前緣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側端厲兌[3]。另一分支從足背上衝陽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內側端,經氣隱白穴與足太陰脾經相接[3]陽明象徵陽氣極盛的經絡,故在適應力量上,對裏熱實證就容易發揮它的特點。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一本作約字)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夾口,環脣,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6 足陽明胃經屬絡的臟腑

屬胃,絡脾[4]

7 足陽明胃經聯絡的器官

起於鼻,入上齒,環口挾脣,循喉嚨[4]

8 足陽明胃經循行

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兩旁迎香穴,夾鼻上行,至鼻根部,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於目內眥,向下沿鼻柱外側,入上齒中,還出,環繞嘴脣,在頦脣溝承漿穴處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頜骨後下緣經下頜角上行過耳前,沿髮際,到額前神庭穴。其下行支脈沿喉嚨向下後行,左右交會並與督脈大椎穴處相會,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體腔,下行穿過膈肌,屬胃,絡脾。其直行主幹從缺盆出體表,沿乳中線下行,夾臍兩旁旁開2寸,下行至腹股溝處的氣街穴,沿大腿前側,至膝臏,沿下肢脛骨前緣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側端厲兌穴。另一分支從足背上衝陽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內側端,經氣隱白穴與足太陰脾經相接。[4]

(1)足太陽膀胱經部分:起於迎香穴,上交鼻根兩旁,約過足太陽膀胱經睛明穴,分下循鼻外,始交於足陽明承泣穴。

(2)足陽明胃經部分:由承泣穴直下四白巨髎穴,入上齒中,還出挾口之地倉穴。

(3)任脈部分:從地倉穴環繞脣下,交任脈承漿穴(頦脣溝中)。卻循臉頰後下廉,復交本經大迎穴。

(4)足陽明胃經部分:由大迎穴出循頰車穴,上行耳前,過客主人穴(上關穴),交足少陽膽經

(5)足少陽膽經部分:合足少陽膽經髮際額顱兩旁之懸顱穴,頷厭穴,復交足陽明胃經

(6)足陽明胃經部分:還足陽明胃經頭維穴下關穴。在此其支者行大迎穴,在前行循人迎水突穴,循喉嚨缺盆穴。下膈、屬胃、絡脾,散佈臟腑。其直者從缺盆穴直行氣戶、庫房屋翳乳根穴。下廉不容梁門天樞大巨水道諸穴,入氣街穴。至此前支者起於胃口,屬胃、絡脾,下循腹裏,下行至氣街中而合。

(7)衝脈部分:足陽明胃經本經與旁支在氣街穴會合後,再合衝脈而上行。

(8)足陽明胃經部分:足陽明胃經直下本經者,再入大腿根部髀關穴,伏兔陰市、梁邱諸穴,下膝臏中犢鼻穴,循足三裏豐隆穴,再循解溪足跗衝陽穴,經陷谷內庭穴,入次趾趾外間。

(9)足太陰脾經部分:其別支循跗上,入大趾、二趾間之厲兌穴,出其端。交於足太陰脾經也。

8.1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脣,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喉,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其支者:起於胃下口,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本經穴]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大腸募),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裏(合),上巨虛大腸下合),條口下巨虛小腸下合),豐隆(絡),解溪(經),衝陽(原),陷谷(輸)內庭(滎),厲兌(井)。

[交會穴] 睛明足太陽);頷厭懸釐上關足少陽);水溝神庭大椎督脈);承漿上脘中脘任脈);迎香手陽明)。

語譯:

足陽明胃經:從鼻旁開始(會迎香),交會鼻根中,旁邊會足太陽經(會睛明),向下沿鼻外側(承泣四白),進入上齒槽中(巨髎),回出來挾口旁(地倉),環繞口脣(會人中),向下交會於頦脣溝(會承漿);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大迎),再沿下頜角(頰車),上耳前(下關),經顴弓上(會上關懸釐頷厭),沿髮際頭維),至額顱中部(會神庭)。

頸部支脈:從大迎前向下,經頸動脈部(人迎),沿喉嚨水突氣舍,一說會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部),通過膈肌,屬於胃(會上脘中脘),絡於脾。

胸腹部主幹:從鎖骨上窩(缺盆)向下,經乳中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挾臍兩旁(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進入氣街(腹股溝動脈氣衝穴)。

腹內支脈:從胃口向下,沿腹裏,至腹股溝動脈部與前外行者會合。──由此下行經髖關節前(髀關),到股四頭肌隆起處(伏兔陰市梁丘),下向膝髕中(犢鼻),沿脛骨外側(足三裏上巨虛條口下巨虛),下行足背(解溪衝陽),進入中趾內側趾縫(陷谷內庭),出次趾末端(厲兌)。

小腿部支脈:從膝下三寸處(足三裏)分出(豐隆),向下進入中趾外側趾縫,出中趾末端。

足部支脈:從足背部(衝陽)分出,進大趾趾縫間,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陰脾經

8.2 脈書·十一脈

[足臂本]足陽明脈:循胻中,上貫膝中,出股,夾少腹,上出乳內廉,出嗌,夾口以上,之鼻。

[陰陽本]足陽明脈:繫於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臏,出魚股之(上)廉,上穿乳,穿頰,出目外廉,環顏□。

8.3 《鍼灸學》

[5]

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兩側(迎香),上行到鼻根部,與旁側足太陽經交會,向下沿着鼻的外側(承泣),進入上齒齦內,回出環繞口脣,向下交會於頦脣溝承漿任脈)處,再向後沿着口腮後下方,出於下頜大迎處,沿着下頜角頰車,上行耳前,經過上關足少陽經),沿着髮際,到達前額(神庭)。

面部支脈。從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嚨,進入缺盆部,向下通過橫膈,屬於胃,聯絡脾臟

缺盆部直行的脈:經乳頭,向下挾臍旁,進入少腹兩側氣衝

胃下口部支脈:沿着腹裏向下到氣衝會合,再由此下行至髀關,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蓋,沿着脛骨外側前緣,下經足跗,進入第2足趾外側端(厲兌)。

脛部支脈。從膝下三寸(足三裏)處分出,進入足中趾外側端。

足跗部支脈:從跗上衝陽)分出,進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與足太陰脾經相接(見下圖)。

足陽明胃經循行路徑

足陽明胃經循行路徑

1.起子鼻之交頞中

2.旁納太陽之脈

3.下循鼻外

4.入上齒中

5.還出挾口環脣

6.下交承漿

7.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

8.循頰車

9.上耳前,過客主

10.循髮際11.至額顱

12.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

13.入缺盆

14.下膈

15.屬胃絡脾

16.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

17.下挾臍,入氣街

18.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

19.以下髀關

20.抵伏兔

21.下膝臏

22.下循脛外廉

23.下足跗

24.入中指(按:指應作趾,以下足經均同)內間(按:應作次指外間)

25.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

26.下入中指外間27.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8.4 中醫大辭典》

足陽明胃經鼻翼兩旁起始,上至鼻根中,在內眼角處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沿鼻外側(承泣四白巨髎)下行,入上齒中,回出來夾着口的兩旁,環繞嘴脣,向下交會於任脈承漿穴;然後退回來沿着下頜的後下方,淺出於本經大迎穴,沿着下頜角(頰車),上至耳前,經過足少陽膽經上關穴,沿鬢髮邊際,上抵頭角頭維),行至額前(神庭)。它下行的支脈,從大迎穴前邊直下人迎,沿喉嚨,進入鎖骨上窩(缺盆)。深入體腔,貫穿膈肌,入屬胃府,聯絡脾臟。它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向下,經乳部內側向下夾着臍的兩旁,進入到腹股溝(氣街)部。它在腹內的一條支脈,從胃下口的幽門部開始,經腹至氣街與外行的主幹會合。自此合而下行,經大腿前邊的髀關伏兔,下至膝臏中,再向下沿脛骨外側,走向足背,進入中趾內側(厲兌)。另有一條支脈,從膝下3寸(足三裏)處分出,向下到中趾外側。它的又一條支脈,從足背部(衝陽)分出,至足大趾的內側端(隱白)。脈氣由此與足太陰脾經相接 。[5]

8.5 中國鍼灸學詞典》

本經從鼻旁迎香開始,上至鼻根中,向旁邊交會足太陽膀胱經,向下沿鼻外側,進入上齒槽中,出來夾口旁的地倉,環繞口脣,向下交會於任脈承漿穴,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的大迎,過下頜角前下方的頰車,向上經耳前、鬢髮前緣,到頭角部的頭維,再到前額中部,它的下行支脈,從大迎穴前直下頸動脈搏動處的人迎,沿着喉嚨,進入鎖骨上窩,向下貫穿膈肌,入屬胃腑,聯絡脾臟;它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向下經乳中,挾臍兩旁天樞下行,進入到腹股溝動脈部的氣衝;它在腹內的一條支脈,從胃下口開始,經腹腔到腹股溝與外行的主幹合而下行,經髖關節前的髀關,到股四頭肌隆起處的伏兔,下向膝髕中,沿脛骨外側,到足背部的衝陽再經中趾內側趾縫,出其末端厲兌;另有一條支脈,從膝下3寸處分出,向下進入中趾外側趾縫,並出其末端;它的又一條支脈,從足背部分出,走到大趾的內側端,交於足太陰脾經[5]

8.6 中醫藥學名詞(2004)》

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兩旁迎香穴,夾鼻上行,至鼻根部,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於目內眥,向下沿鼻柱外側,入上齒中,還出,環繞嘴脣,在頦脣溝承漿穴處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頜骨後下緣經下頜角上行過耳前,沿髮際,到額前神庭穴。其下行支脈沿喉嚨向下後行,左右交會並與督脈大椎穴處相會,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體腔,下行穿過膈肌,屬胃,絡脾。其直行主幹從缺盆出體表,沿乳中線下行,夾臍兩旁旁開2寸,下行至腹股溝處的氣街穴,沿大腿前側,至膝臏,沿下肢脛骨前緣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側端厲兌穴。另一分支從足背上衝陽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內側端,經氣隱白穴與足太陰脾經相接。[5]

9 足陽明胃經腧穴

足陽明胃經腧穴主要分佈頭面部、頸部、胸部第2側線(前正中線旁開4寸)、腹部第2側線(前正中線旁開2寸)、下肢的前外側面、足背、第2趾外側。起穴爲承泣,止穴爲厲兌,左右各45穴[6]

9.1 本經腧穴

足陽明胃經共有45個穴位,15個穴位分佈在下肢的前外側面,30個穴位在腹、胸部和頭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厲兌。據《鍼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鑑》等書載,計有: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裏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衝陽陷谷內庭厲兌[7]

陽明象徵陽氣極盛的經絡,故在適應力量上,對裏熱實證就容易發揮它的特點。

足陽明胃經腧穴及循行路線

足陽明胃經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衝陽

9.2.2 絡穴

豐隆

9.2.3 郄穴

梁丘

9.2.4 募穴

大腸募穴:天樞

9.2.5 五輸穴

井穴(金):厲兌

滎穴(水):內庭

輸穴(木):陷谷

經穴(火):解溪

合穴(土):足三裏

9.2.6 下合穴

大腸上巨虛

胃:足三裏

小腸下巨虛

9.2.7 交會穴

●所屬經  √交會經

9.3

部位:厲兌[8]

腧穴厲兌[8]

9.4

頰下,挾[8]

腧穴人迎[8]

9.5 根(井穴

厲兌[8]

9.6

顙大鉗耳[8]

10 足陽明胃經經脈

足陽明胃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頭、面、鼻、齒、喉以及腦病,腸胃病發熱病,有下列病候:胃痛偏癱、時常打哈欠、聽大聲易驚嚇、心跳動快速、發狂、腹脹鳴叫、溫邪犯肺感冒發熱寒、流清鼻涕、流鼻血、口歪、脣生瘡、頸腫喉痛、易飢餓、胃中寒脹滿等。

10.1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

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伸,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爲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脣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

【語釋】

本經有了異常就表現爲下列病症:溲溲戰抖發冷,喜歡伸腰,屢屢呵欠,顏色暗黑。病發時,就厭惡別人和火光,聽到木器聲音就惕惕驚慌,心要跳動,獨自關閉門窗而睡。嚴重的則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響,腹部脹滿。這還可發爲小腿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經穴能主治有關"血"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躁狂,瘧疾溫熱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喎,脣生瘡疹,頸部腫,喉嚨痛,大腹水腫膝關節腫痛;沿着胸前、乳部、氣街氣衝穴部)、腹股溝部、大腿前、小腿外側、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運用。

凡屬於氣盛有餘的症狀,則身體前面都發熱,有餘的症狀表現在胃部,則消化強而容易飢餓,小便顏色黃。屬於氣虛不足的症狀,則身體前面都發冷、寒戰,胃部寒冷則感到脹滿。

10.2 脈書·十一脈

[足臂本]其病:病足中指廢,胻痛,膝中腫,腹腫,乳內廉痛,腹外腫,痛,鼽衄數欠熱汗出,脞瘦,顏寒。諸病此物者,皆灸陽明脈

[陰陽本]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喜信(伸)數欠,顏黑,病腫,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驚,心惕,欲獨閉戶牖而處;病甚則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此爲骭蹶(厥)。

陽明脈主治其所產病:顏痛,鼻鼽,頷頸痛,乳痛肩痛,心與胠痛,腹外腫,腸痛,膝跳,跗上痹,爲十二病。

10.3 《鍼灸學》

足陽明胃經主要病候爲腸鳴腹脹水腫胃痛嘔吐消谷善飢口渴咽喉腫痛鼻衄、胸及膝髕等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熱病、發狂等症[9]

10.4 中醫大辭典》

足陽明胃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爲灑灑惡寒面色發黑,癲狂腹脹鼻塞衄血,口㖞頸腫,喉痛,頸部腫痛,沿胸、乳、股、脛外側及足背部本經脈過處皆痛,飲食不化或消谷善飢[9]

10.5 中國鍼灸學詞典》

足陽明胃經發病的主要表現爲消化系統的疾患、頭面五官的疾患、精神疾患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腹脹滿、水腫胃脘痛噁心嘔吐、飲食不化或消谷善飢寒熱瘧疾癲狂鼻塞衄血、口喁、脣口生瘡、頸腫、喉痛,經脈所過處疼痛麻木、厥冷。[9]

11 足陽明胃經腧穴治病

足陽明胃經腧穴可治療胃腸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頭、眼、鼻、口、齒等器官病症和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例如:胃痛腹脹嘔吐泄瀉鼻衄牙痛,口眼渦斜,咽喉腫痛熱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疼痛等。

足陽明胃經腧穴主治胃腸病和頭面、目、鼻、口齒病和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9]

足陽明胃經腧穴臨牀多用於治療胃腸病、神志病、血病、咳喘頭面病、皮膚病、熱病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證[9]

足陽明胃經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  位

主  治

承泣 *

目赤腫痛

四白*

目赤腫痛口眼㖞斜

巨髎

口眼㖞斜鼻衄齒痛

地倉*

口㖞

大迎

口㖞、頰腫,齒痛

煩車*

口㖞、頰腫、齒痛牙關緊閉

下關*

口㖞、齒痛耳聾牙關緊閉

頭維*

側頭

頭痛,目疾

頭面部:頭面、目,鼻、口、齒病

人迎

咽喉腫痛氣喘

水突

咽喉腫痛氣喘

氣舍

咽喉腫痛

缺盆

咳喘咽喉腫痛

氣戶

咳喘

庫房

咳嗽胸脅脹痛

屋翳

咳嗽乳癰

肩窗

咳嗽乳癰胸脅脹痛

乳中

(禁鍼灸

乳根

咳嗽胸痛、乳汁少

頸胸部:喉、胸、肺疾患

不容

上腹

胃痛嘔吐腹脹

承滿

上腹

腸鳴腹脹胃痛

粱門*

上腹

食慾不振、胃痛

關門

上腹

腸鳴泄瀉腹痛

太乙

上腹

胃痛癲狂

滑肉門

上腹

嘔吐癲狂

天樞*

上腹

痢疾.腸雞、腹脹、繞臍痛

上腹部。胃腸痛,神志病

外陵

下腹

腹痛疝氣

大巨

下腹

小腹脹痛小便不利疝氣

水遭

下腹

小便不利疝氣

歸來*

下腹

月經不調疝氣

氣衝

下腹

月經不調陽痿疝氣

下肢部:前陰病、婦科病

髀關

大腿

下肢痿痹

伏兔*

大腿

下肢痿痹

陰市

大腿

下肢痿痹

粱丘*

大腿

胃痛、膝痛

犢鼻

膝痛麻木

膝上部:下肢局部疾患

足三裏*

小腿

胃痛腹脹泄瀉便祕,膝脛腫痛、全身性強壯要穴

上巨虛*

小腿

腸鳴泄瀉腹脹腸癰

條口

小腿

下肢痿痹

下巨虛*

小腿

小腹痛、下肢痿痹、乳癰

豐隆*

小腿

嘔吐便祕、痰多、咳嗽眩暈癲狂

小腿部:胃腸病、神志病

穴名

部  位

主  治

解溪*

頭痛癲狂

衝陽

足背

口眼㖞斜

陷谷

足背

目赤腫痛腸鳴腹痛熱病

內庭*

足背

口㖞,齒痛咽喉腫痛腹脹熱病痢疾

厲兌

趾端

齒痛咽喉腫痛腹脹熱病多夢癲狂

足部:頭面、目、鼻、口、齒、咽喉病,胃腸病,神志病,熱病

主治對比:

(1)頭部穴

(2)軀幹部穴

(3)下肢部穴

本表據《鍼灸甲乙經》而列。

本經“灑灑振寒”、“溫淫、汗出”是指寒熱症候,在腧穴主治症中多稱“寒熱”、“淫濼”、“熱病”。陽明熱病關係最大,但熱病的性質各有不同,如頭維爲“頭痛寒熱”,乳根爲“乳癰寒熱”等。

熱盛見狂躁,本經形容驚狂的詞語頗長,在主治症中多用簡略的說法,如上巨虛內庭厲兌各條作“惡人與木音”等。

“賁響”意指腸胃鳴響,《黃帝內經靈樞·壽夭剛柔》解釋爲“風寒客於腸胃之中”;《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說“在經之時,灑淅善驚……;在腸之時,賁響腹脹”也是指本經疾病。腧穴主治症中有“腸鳴”而無“賁響”,其意義當相同。“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胃中寒,則脹滿”,這些都屬腸胃症狀,可知腸胃是本經主治的重點。

其餘爲口、鼻、頸、喉部病症,均屬外經病

“顏黑”是本經較爲特殊的病症,在經穴主治中僅見於解溪:“風水,面跗腫、顏黑”;或疑“顏黑”不應作陽明的主症,而應當以面赤熱證爲主,解溪又主治“風從頭走足,面目赤,口痛……”等。《黃帝內經素問·厥論》“陽明之厥……面赤而熱”,可證。

12 經文互參

黃帝內經靈樞·決氣》: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按:此可爲本經主血病作解。)

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虛邪中人也…在經之時,灑淅喜驚,…在腸之時,賁響,腹脹。(按:此可爲經證腑證作解。)

黃帝內經靈樞·五邪》: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裏。(按:此篇分論邪在五臟及其治法,脾胃合爲一。)

黃帝內經靈樞·脹論》: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按:此篇論五臟六腑脹。)

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肢(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裏也。(按:此篇論六腑病取用下合穴。)

黃帝內經素問·熱論傷寒……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內,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幹不得臥也。(按此篇論六經熱病。)

黃帝內經素問·刺瘧》: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光大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按:此篇分論六經五臟瘧。)

黃帝內經素問·咳論》: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按:此篇論咳涉及五臟六腑。)

黃帝內經素問·厥論》: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能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按:此篇論手足六經厥及厥逆。)

黃帝內經靈樞·終始》: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之經盛而不行則終矣。(按:此篇論六經終,應手足上下合參。)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一本作約字)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脣,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叄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本經鼻翼兩旁起始,上至鼻根中,在內眼角處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沿鼻外側(承泣四白巨髎)下行,入上齒中,回出來挾着口的兩旁,環繞嘴脣,向下交會於任脈承漿穴;然後退回來沿着下頜的後下方,淺出於本經大迎穴,沿着下頜角(頰車),上至耳前,經過足少陽膽經上關穴,沿鬢髮邊際,上抵頭角頭維),行至額前(神庭)。它下行的支脈,從大迎穴前邊直下人迎,沿喉嚨,進入鎖骨上窩(缺盆)。深入體腔,貫穿膈肌,入屬胃腑,聯絡脾臟。它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向下,經乳部內側向下挾着臍的兩旁,進入到腹股溝(氣街)部。它在腹內的一條支脈,從胃下口的幽門部開始,經腹至氣街與外行的主幹會合。自此合而下行,經大腿前邊的髀關伏兔、下至膝臏中,再向下沿脛骨外側,走向足背,進入中趾內側(厲兌)。另有一條支脈,從膝下3寸(足叄裏)處分出,向下到中趾外側。它的又一條支脈,從足背部(衝陽)分出,至足大趾的內側端(隱白),脈氣由此與足太陰脾經相接。

13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3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3.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9.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8.
  6. ^ [6]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64.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36.
  8.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
  9. ^ [9]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