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兌

趾端部腧穴 腧穴學 特定穴 鍼灸學 中醫學 井穴 穴位特效按摩 經穴 足陽明胃經經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ì duì

2 英文參考

Lìduì ST45[中國鍼灸學詞典]

lìduì[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45[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T45[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厲兌
漢語拼音Lidui
羅馬拼音Litui
美國英譯名Strict Exchange
各國代號中國ST45
日本45
法國莫蘭特氏E45
富耶氏E45
德國M45
英國S45
美國St45

厲兌經穴名(Lìduì ST45)[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陽明胃經[1][2]厲兌足陽明胃經五輸穴井穴五行屬金[2][2]。厲指胃,兌代表門,對內庭來說,厲兌穴有如胃經門戶[2]。主治面腫齒痛齒齦炎,口㖞,鼻衄鼻炎扁桃體炎,胸腹脹滿,熱病多夢癲狂咽喉腫痛,心腹脹滿,胃炎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消谷善飢暈厥,多驚好臥,夢魘不寧,脣疹,鼽衄喉痹頸腫黃疸水腫便祕便血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口噤,膝髕腫痛,足背腫痛,休克癲癇癔病嗜睡面神經麻痹,下肢麻痹等。還可用於急救。

4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趾內次趾之端也,爲井金

6 穴名

厲指胃,兌代表門,對內庭來說,厲兌穴有如胃經門戶[2]

足陽明脈“挾口環脣”,胃爲水穀之海,納食須以口,本穴主治口噤口僻,以及相關疾患,故名之。[3]

7 所屬部位

趾端[4]

8 厲兌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厲兌在足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足陽明胃經井穴[5][6]

厲兌位於第二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處[6]

厲兌在足趾,第二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6]。正坐或仰臥取穴[6]

厲兌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png

厲兌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厲兌穴的位置

厲兌穴的位置

厲兌的位置

厲兌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厲兌的位置

厲兌穴的位置(肌肉

厲兌的位置

厲兌穴的位置(骨骼

9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第二趾外側,距爪甲角0.1寸處取穴[6]

厲兌在足趾,第二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臥取穴[6]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足第2趾外側甲根角側後方(即沿角平分線方向)0.1寸處取穴,相當於沿爪角外側畫一直線與爪甲基底緣水平線交點處取穴[7]

快速取穴:足背第2趾趾甲外側緣與趾甲下緣各作一垂線,交點處即是[8]

10 穴位解剖

厲兌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趾長伸肌第二趾肌腱的外側束。有趾背動、靜脈形成的動、靜脈網。分佈着腓淺神經的趾背神經皮膚由腓淺神經的足背骨側皮神經的外側支分佈。趾長伸肌及第2趾伸肌由腓深神經支配。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甲根[8]

皮膚→皮下組織[8]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有趾背神經動脈分佈[8]

布有腓淺神經的趾背神經和趾背動、靜脈形成的趾背動、靜脈[8]

11 厲兌穴的功效與作用

厲兌有清熱和胃,蘇厥醒神,通經活絡作用

厲兌通經蘇厥、和胃清神、清陽邪熱作用[8]

厲兌穴有活絡開竅回陽救逆之功[8]

厲兌穴屬足陽明胃經井穴,配五行屬金,金爲土之子,“實則瀉其子”,凡胃經實熱證,瀉本穴引火下行,以瀉經熱,治療頭面五官病及熱病[8]

痰生於脾,聚於胃,火動則升,氣滯則盛,足陽明經別又上通於心,故厲兌穴瀉火化痰、寧心開鬱,可治夢魘癲狂之證[8]

厲兌足陽明胃經經止穴,取之可調節陰陽,用於急救[8]

12 治病

厲兌穴主治面腫齒痛齒齦炎,口㖞,鼻衄鼻炎扁桃體炎,胸腹脹滿,熱病多夢癲狂咽喉腫痛,心腹脹滿,胃炎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消谷善飢暈厥,多驚好臥,夢魘不寧,脣疹,鼽衄喉痹頸腫黃疸水腫便祕便血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口噤,膝髕腫痛,足背腫痛,休克癲癇癔病嗜睡面神經麻痹,下肢麻痹等。

厲兌穴主治面腫齒痛、口㖞、鼻衄、胸腹脹滿、熱病多夢癲狂[8]

厲兌主治面腫,口㖞,齒痛鼻衄咽喉腫痛,心腹脹滿,胃脘疼痛熱病多夢[8]

厲兌治神志、面口等疾患:如暈厥癲狂、多驚好臥、夢魘不寧、口喁脣疹、鼽衄齒痛喉痹頸腫、心腹脹滿、消谷善飢黃疸水腫便祕便血熱病[8]

現又多用厲兌治療精神分裂症神經衰弱消化不良、鼻炎齒齦炎、扁桃體炎[8]

厲兌穴主治齒痛面腫,口㖞,口噤鼻衄咽喉腫痛癲狂夢魘;膝髕腫痛,足背腫痛;熱病水腫[8]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休克癲癇癔病嗜睡面神經麻痹

五官系統疾病:鼻炎牙痛扁桃體炎

其它:胃炎,下肢麻痹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淺刺0.1寸[8]

斜刺0.1~0.2寸[8]

直刺0.1~0.2寸[8]

淺刺0.1~0.2寸[8]

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8][8][8]

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脹痛

13.2 灸法

可灸[8][8]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8]

米粒灸1~3壯,艾條灸5~10分鐘。

14 配伍

厲兌條口三陰交,有溫經散寒,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脛寒不得臥

厲兌隱白,有寧心安神作用,主治夢魘不寧。

厲兌隱白中衝大敦,有豁痰醒腦開竅作用,主治中風昏迷

厲兌隱白中衝,治中風昏迷[8]

厲兌內庭太沖,治五官炎症[8]

厲兌合谷風池,治熱病汗不出[8]

厲兌十宣水溝,治昏厥[8]

15 特效按摩

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厲兌,有刺痛感,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鐘,可以有效緩解嘔吐症狀[8]

16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熱病汗不出,鼽衄,眩時僕,面浮腫,足脛寒,不得臥振寒惡人與木音,喉痹齲齒惡風,鼻不利,多善驚厲兌主之。瘧,不嗜食厲兌主之。寒,腹脹滿,厲兌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熱病汗不出,寒熱瘧,不嗜食面腫,足胻寒,喉痹齒齲惡風,鼻不利,多驚,好臥。

鍼灸大成》:瘡瘍從髭出者,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溪

鍼灸大成》:屍厥如死及不知人,灸厲兌三壯。

鍼灸大成》: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水腫熱病汗不出,寒瘧不嗜食面腫,足胻寒,喉痹,上齒齲惡寒鼻不利,多驚好臥,狂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黃疸鼽衄,口㖞,脣裂頸腫,膝髕腫痛,循胸、乳、氣街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皆痛,消谷善飢,溺黃。

百症賦》:夢魘不寧,厲兌相諧於隱白

備急千金要方》:頭熱;齲齒喉痹;硬嚥寒熱面浮腫;嗜臥四肢不欲動搖;吐舌戾頸。

17 研究進展

17.1 治療扁桃體炎

少商商陽厲兌,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上述腧穴,刺入0.1~0.2寸,出血後擠壓針孔周圍,每穴出血5~6滴,後用無菌棉球按壓針孔。雙側腧穴均刺,每日1次至治愈。療效標準如下。痊癒發熱消退扁桃體無腫大,無疼痛。好轉:發熱減輕,扁桃體腫大減小,疼痛減輕。無效:諸症無明顯改善。結果:本組54例,痊癒34例,好轉1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爲85%。[8]

17.2 治療眼睛、口腔實熱病症

取患側厲兌,以三棱針速刺之,擠壓出血,至血色由暗紅轉淡爲止。可用於治療麥粒腫目赤腫痛牙痛口腔潰瘍厲兌放血治療以上病症,見效快,一般經1~2次治療後即可獲愈,且簡便安全易操作,值得臨牀中進一步研究。本法放血量應足夠,一般可達0.3 mL,否則療效欠佳。[8]

17.3 治療面癱

取患側厲兌,常規消毒,醫者右手持三棱針,左手固定患側第2趾,或推厲兌點刺1~2次,以出血爲度。黃鱔血敷法:讓患兒仰臥,患側面朝上,用火罐太陽顴髎兩穴各3 min。同時取黃鱔(機靈活躍、青背黃腹者爲佳)1條,去頭顱,將熱血塗抹到患側部位,待血將凝時,取棉紙按臉型大小蓋上即可。點刺厲兌黃鱔血外敷同步進行,隔日1次,10次爲一療程。結果:208例中痊癒184例,顯效19例,有效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爲99.04%。[8]

18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7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5.
  3.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9.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7.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91-192.
  8.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