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陽經筋

十二經筋 鍼灸學 中醫學 經絡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ú tài yáng jīng jīn

黃帝內經靈樞·經筋

足太陽經筋十二經筋之一。出《黃帝內經靈樞·經筋》。起於足小趾爪甲的外側,向上結於外踝,再斜向上結聚於膝部,在足背外側循行的一支結於足跟,上沿跟腱結於膕部;從外踝分出的一支,結於腨外(腓腸肌部),上行至膕窩內側緣,與胭部的一支並行上結於臀部;向上經軀幹挾於脊柱兩旁到項部;由此分出一支別入於內,結於舌根;直行的一支從項上結於枕骨,經頭頂行到顏面,結於鼻;再由鼻部分出維絡上眼瞼,形成目上綱然後向下結於鼻旁;背部的分支,從腋後外側結於肩髃部;另一支從腋後進入腋下,向上繞行出於缺盆,上結於耳後顳骨乳突;還有一支從缺盆分出,斜向上結於鼻旁顴骨部,與從頭巔下行至顴部的分支相會合。其病症可見足小趾或足跟掣引疼痛、膕窩部攣急、脊背反張、肩不能抬舉、腋部和缺盆牽掣疼痛不能左右活動。治以“燔針劫刺”,以局部取穴爲主[1]

[1]

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邪(斜)上結於膝;其下循足外踝,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膕;其別者,結於外。上膕中內廉,與膕中並,上結於臀。上挾脊上項;其支者,別入結於舌本。其直者,結於枕骨;上頭下顏,結於鼻。其支者,爲目上綱,下結於頄。其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結於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斜)上出於頄。

其病:小指(趾)支,跟腫痛,膕攣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紐痛,不可左右搖。

2 語譯

足太陽經筋:起始於足小趾,上結於外踝;斜上結於膝部;下方沿足外側結於足跟,向上沿跟腱結於膕部;其分支結於小腿肚(腨內),上向膕內側,與膕部一支並行上結於臀部;向上夾脊旁,上後項;分支入結於舌根。直行者結於枕骨,上向頭項,由頭的前方下行到顏面,結於鼻部。分支形成“目上綱”,下邊結於鼻旁。背部的分支,從腋後外側結於肩髃部位;一支進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結於完骨(耳後乳突);再有分支從缺盆出來,斜上結於鼻旁部。

其病症,可見小趾僵滯不適和足根部掣引痠痛,膕窩部攣急,脊背反張,項筋拘急,肩不能抬舉,腋部僵滯不適,缺盆中如紐掣樣疼痛,不能左右活動

3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