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體部切開子宮切除術

良性疾病手術 婦科手術 手術 子宮切除術 子宮肌瘤手術治療 腹部手術 婦產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ǐ gōng tǐ bù qiē kāi zǐ gōng qiē chú shù

3 分類

產科/婦科手術/腹部手術/良性疾病手術/子宮肌瘤手術治療/子宮切除術

4 ICD編碼

68.4 04

5 概述

子宮體部切開子宮切除術用於子宮肌瘤的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較大,或宮頸多發肌瘤,或子宮頸肌瘤伴有子宮體部肌瘤時,往往使鄰近器官異位,行子宮切除術時,常造成手術困難,用常規方式難以進行,常常需要改變手術操作步驟(圖11.1.4.1.3.5.5-1~11.1.4.1.3.5.5-6)。

6 適應

子宮體部切開子宮切除術適用於子宮下段或子宮頸肌瘤較大,伸入陰道,且粘連嚴重,無法常規式子宮切除者。

7 禁忌症

子宮體部亦粘連嚴重,肌瘤較多者不易進行。

8 術前準備

1.同一般婦科腹部手術前準備。

2.宮頸刮片查癌細胞

3.月經紊亂及年齡在50歲以下的病人,術前應做診斷性刮宮,全面瞭解子宮情況,除外內膜病變,以確定卵巢的去留。

4.術前3d,每日用消毒液(1∶1000新潔爾滅或1∶5000呋喃西林液)灌洗陰道。必要時做陰道拭子培養。

5.腸道準備。

9 麻醉體位

一般採用硬膜外阻滯麻醉全身麻醉蛛網膜下腔麻醉。手術體位仰臥位

10 手術步驟

10.1 1.腹壁切開。

10.2 2.切斷縫扎圓韌帶

同全子宮切除,肌瘤位於子宮下段,較大,圓韌帶可能已展平,應仔細辨清後處理。

10.3 3.子宮前壁底部及體部切開

腫瘤較大時,僅見有部分宮體,以帶齒血管鉗夾持提拉子宮,於體部前壁無粘連處縱行切開,達肌瘤(圖11.1.4.1.3.5.5-7)。

10.4 4.剝離腫瘤

子宮切開後,可見到肌壁間肌瘤的界限,組織鉗夾持子宮肌壁切緣,以刀柄或手指伸入進行分離,直達子宮肌瘤的最低部位,有時肌瘤伸至直腸陰道隔,如此在肌壁間分離,不易損傷臟器(圖11.1.4.1.3.5.5-8)。

10.5 5.切除子宮

腫瘤剝出後,子宮縮小,但其伸入直腸陰道隔的部分可以擴張得很長且寬,可將子宮向上牽拉輕輕剝出,或另手進入宮腔支撐進行剝離,直至全部宮壁剝出後,以粗絲線簡單縫合子切口,按常規切除子宮

10.6 6.空腔處理

子宮切除後直腸陰道隔處留有較深較大的空腔,剝離面上的出血應進行電凝或縫扎,然後以2-0號腸線或細絲線稀疏間斷縫合以關閉空腔。注意縫合線勿穿透陰道直腸膀胱壁,以免感染

11 中注意要點

1.上述幾種特殊形式的子宮切除方法,多爲子宮頸或下段肌瘤較大,粘連嚴重的病人,因此分離過程應格外注意,防止臟器損傷出血

2.切開子宮時應保護手術野和傷口,以防子宮內膜異位發生感染,手進宮腔操作完畢應更換手套。

3.腫瘤較大,特別伸入至直腸陰道隔時,常分離困難,有時需將腫瘤碎解剝出。操作中不宜硬性撕拉,以免血管斷裂造成出血。必要時用血管鉗鉗夾後切斷。

12 術後處理

子宮體部切開子宮切除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同一般婦科腹部手術後處理。

2.應用抗生素感染

3.腸道準備。

13 併發症

陰道斷端出血:全子宮切除術後2d,可能有少量陰道流血,多爲術中殘留的陰道積血,不需處理。術後7d左右,由於縫線吸收和脫落,可發生局部少量滲血,多爲淡紅或漿液性滲出,持續2~3周逐漸減少而消失。若出血持續時間較長,應注意有無感染,進行檢查,根據情況處理。如術後短時間內發生陰道活動出血,應立即進行檢查,找出原因,如系斷端出血,可用紗布壓迫,如爲活動出血,應立即局部結紮或鉗夾止血或電凝止血,量多者應重新打開腹腔止血。術後2周後突然大量出血,多因線結脫落或感染,斷端感染裂開者,可用碘仿紗布壓迫,如爲盆腔血腫,必要時開腹止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