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鍼灸學 中醫學 鍼灸學家 近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āng shān léi

2 註解

張山雷爲近代醫學家。名壽頤。上海嘉定人。致力於中醫教學臨牀。著作較多,其中《經絡俞穴新考證》,對經絡學說的闡發與俞穴部位的考證都有所貢獻。[1]

張山雷(1873-1934年)。字壽頤,嘉定(今屬上海市)人。初習舉子業,因母病遂棄儒習醫,師從名醫俞德琈、侯春林、黃醴泉,先學內科,後又從朱闐仙學外科,並協助其創辦黃牆醫校。1920年應蘭溪知縣盛鴻燾所辦中醫專門學校任教務主任,自是,教學兼診務,身兼二職,求醫者無虛日,對當時盛行之西洋醫學,主張吸收其長處,中西匯通,主要是通過吸收西醫以豐富固有之醫學。爲現代中西醫匯通派代表人物之一。與同時期醫家張錫純、張國華合稱“三張”。於中風證頗有研究,認爲系真陰虧損、內熱生風,治宜清熱順氣開痰、培本,提出中風八法。於外證、兒科及婦科證均有心得。著述頗豐,包括《重訂中風斠詮》、《沈氏女科輯要箋正》、《錢氏小兒藥證直訣箋正》、《經脈俞穴新考正》、《張潔古藏府藥式補正》、《談醫考證集》、《瘍科綱要》、《脈學正義》、《全體新論疏正》、《溼溫病醫案平議》。另有未刊之《皇漢醫學平議》、《古今醫案平議》及其他若干醫著。

3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0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