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敗醬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ì yǐ fù zǐ bài jiàng sǎn

2 別名

附子湯(《聖濟總錄》卷一二九)、敗醬散(《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證洽準繩·瘍醫》卷二)。

3 處方

薏苡仁30克 附子6克 敗醬15克

4 製法

上藥三味,杵爲粗末。

5 功能主治

排膿消腫。治腸癰內已成膿,身無熱,肌膚甲錯腹皮急,如腫狀,按之軟,脈數。現用於急性闌尾炎膿腫已成,或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腹部柔軟,壓痛不明顯,並見面色蒼白,脈弱等陽虛證候者。

6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頓服

7 備註

本方所治腸癰,是由素體陽虛寒溼瘀血互結,腐敗成膿所致。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溼排膿,輕用附子扶助陽氣,以散寒溼,佐以敗醬破瘀排膿。配合成方,共奏利溼排膿,破血消腫之功。

8 摘錄

金匱要略》卷中

9 《金匱》卷中

9.1 方名

薏苡附子敗醬散

9.2 別名

附子湯、薏 苡附子散敗醬散薏苡敗醬湯

9.3 組成

薏苡仁10分,附子2分,敗醬5分。

9.4 功效

排膿消腫。

9.5 主治

腸癰之爲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爲腸內有癰膿。

9.6 用法用量

每取方寸匕,以水2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

9.7 製備方法

上爲末。

9.8 各家論述

1.《金匱玉函經二注》:血積於內,然後錯甲於外,經所言也。腸癰何故亦然那?癰成於內,血泣而不流也。惟不流,氣亦滯,遂使腹皮如腫,按之仍濡。雖其患在腸胃間,究非腹有積聚也。外無熱而見數脈者,其爲癰膿在裏可知矣。然大腸與肺相表裏府病而或上移於髒,正可虞也。故以保肺而下走者,使不上乘。附子辛散以逐結,敗醬苦寒以祛毒而排膿。務令膿化爲水,仍從水道而出,將血病解而氣亦開,抑何神乎。
2.《金匱要略心典》:薏苡破毒腫,利腸胃爲君;敗醬一名苦菜,治暴熱火瘡,排膿破血爲臣;附子則假其辛熱以行鬱滯之氣爾。

9.9 附註

附子湯(《聖濟總錄》卷一二九)、薏苡附子散(《準繩·瘍醫》卷二)、敗醬散(《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敗醬湯(《張氏醫通》卷十四)。本方方名,《本草綱目》引作“薏苡仁附子敗醬散”,《中國醫學大辭典》引作“薏苡敗醬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