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慶

中醫學家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áng fāng qìng

2 註解

王方慶(?~702)爲唐官吏,名琳[1]。其先自丹陽(治今江蘇南京)遷雍州咸陽(今屬陝西)[1]。武則天時爲廣州都督、太子侍讀等[1]。博學多文,篤好經方,精於藥性[1]。著述甚富,醫藥著作有《新本草》41卷、《藥性要訣》5卷、《袖中備急方》3卷、《嶺南急要方》2卷、《鍼灸服藥禁忌》5卷、《隨身左右百發百中備急方》10卷,均佚[1]

王方慶名琳,以字行,其祖籍爲丹陽(今屬江蘇)人,後徙居雍州咸陽(今屬陝西),官至麟臺令。平時博學,武則天時曾爲太子侍讀,兼通醫學,並精於藥性,奉詔監修張文仲等人所輯之《療風氣諸方》,後又自著《新本草》四十一卷,《隨身左右百發百中備急方》十卷、《藥性要訣》五卷、《袖中備急方》、《嶺南備急方》等。皆佚。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