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針療法

醫療技術名 鍼灸學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近現代 書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áo zhēn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pottery needle therap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ottery needle therap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陶針療法:1.書名;2.針刺療法

4 書名·《陶針療法

陶針療法》爲書名[1]。覃玉霖撰[1]。1959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1]

5 針刺療法·陶針療法

陶針療法(pottery needle therapy)是用陶瓷片的鋒刃刺激腧穴或患病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2]。本法起源很古,現在尚流傳應用於廣西柳州、南寧等壯族地區[3]。屬於鍼灸醫學域中的特殊技法,此法刺激皮部絡脈,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節而產生治療作用。臨牀操作時,一般均選用中鋒陶針,慢性虛寒病症用輕刺激,急性實熱疾患用重刺激[3]

方法是用瓷片或陶片作爲針具,在體表一些特定部位進行淺刺。取舊陶瓷片洗淨後,用鐵器或刀背輕輕擊碎,使成鋒利的陶片針,鋒芒分粗、中、細三類。粗者用於重刺放血,細者可用於小兒,一般治療選用中等鋒芒爲宜。

陶針刺激部位有獨道之處,理論上雖與經絡學說歸納,而刺激部位已超出經脈範圍,與現代解剖學亦有出入。其特點爲刺激部位較少注意一針一穴,而是以線、點、面爲主。按體表標誌劃分爲頭面部、項背脊、頸胸腹、上肢、下肢以及其他等六部分。每一部分又根據某個器官關節或體表特徵、構成環線或點,做爲施刺之部位,可用於專刺或選刺。其中背部縱行,可通治諸病,故每病必刺。刺激方法點刺、排刺、行刺、環刺,叢刺、散刺、集中刺和廣散刺數種;按其刺激強度分爲輕刺、重刺、平刺以及放血、挑疳等不同手法,可根據病情與刺激部位適當選用。

陶針治病以急性病痛爲主,如中風傷暑感冒、急性驚風腹痛嘔吐泄瀉目赤紅眼疝氣、尿閉、痹證、癰疽、頑癬等,多能奏效。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08.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0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