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山火

針刺方法 鍼灸學 中醫學 刺法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o shān huǒ

2 英文參考

heat-producing needling[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pyrogenic needl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燒山火針刺手法名。見《金針賦》。與透天涼對稱,是一種常用的複式補法。由於針後可以在局部或全身產生溫熱感覺,因名。它是由徐疾、提插(或捻轉)、九六、開闔等單式補瀉法中的補法組合而成。《黃帝內經素問·針解》說:“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是關於取熱手法的最早論述。《標幽賦》說:“推內進搓,隨濟左而補暖”,是熱補手法的操作要點。《鍼灸大成》中所記載的術式爲“慢提緊按,分天、人、地三部行鍼,先淺後深,三進一退,行九陽數,鼻吸口呼,插針爲熱。”按《鍼灸大成》中所提示的原則,近些年來,國內形成了多種術式。較爲常用的是:爪切速刺,急進針天部得氣(脹酸感)後搓針或行鍼九陽數,慢提緊按,再進到人部,三進到地部(人、地兩部的操作與天部同),即可得熱。然後將針由地部一次退到天部,稍停針再慢慢出針,急閉針孔。如不熱,退至天部後不出針,再依前法施術。適用於寒證[1]

燒山火[1]

燒山火針刺手法名。爲針刺補法綜合運用。其法將預定針刺深度分爲淺(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層,操作時,由淺至深,每層緊按慢提九次,如此反覆幾遍(稱幾度),至病人自覺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溫熱感時出針,並揉閉其孔。有引經通氣,益陽補虛的作用。主治一切頑麻冷痹虛寒病證。凡經施術5-7度後,如無熱感出現,宜即出針,另換他法。出《鍼灸大全》。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9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