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ān fú tiē

2 三伏貼的由來

膏藥治病中醫外治法之一,早在秦漢時期就有,然而,三伏貼最早源自清代《張氏醫通》記載的白芥子發皰治療冷哮。使用方法:以麻黃白芥子甘遂等辛溫散寒的藥爲主調配而成膏藥,分別在頭伏、中伏、三伏的第一天將藥膏貼於後背肺俞心俞膈俞穴位。這種三伏貼可以提升陽氣,最後達到“冬病夏治”之目的。[1]

3 三伏貼的原理

春夏養陽”是中醫重要的養生的理論。中醫認爲,冬季寒冷,人體陽氣不足,很容易患病;而夏天是疾病緩解期,加上天氣炎熱,人體陽氣旺盛,尤其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陽氣最盛的日子,人的皮膚腠理完全開泄,在特定穴位貼敷藥物,最易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所,起到扶正祛邪作用,減少冬天發病次數,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4 三伏貼的功效

目前,三伏貼治療主要針對呼吸系統疾病,重點在於預防保健,能夠緩解病情,降低發病率,屬於中醫治未病的一種手段。三伏貼的主要功效爲防治冬季容易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此外,三伏貼還適合怕冷、怕風、平時易感冒或冬季反覆感冒虛寒體質患者使用。

5 三伏貼的適宜人羣

一切屬於熱性的疾病都不適合用“三伏貼”療法。因爲三伏貼療法選擇的中藥都屬辛溫大熱的,熱天用熱藥,無異於“火上澆油”。例如咳喘伴有吐黃痰、咯血、發燒的患者肺結核活動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貼”治療。從中醫角度說,患有這些疾病的人,體內都存着不少的“火氣”,如果再用熱性的藥物,會使陽更盛,陰更虛,不僅會加重發熱咯血等病情,而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6 三伏貼的使用注意

三伏貼的適宜治療對象爲6個月以上的兒童及成人。成人貼敷時間一般不能超過6小時,而年齡低一些的孩子一般是2小時,年長的孩子一船早3~4個小時。兒童皮膚嬌嫩,藥物吸收快,效果也較成人要好,故貼敷時間一定不能過長。貼敷後,局部出現輕微灼熱、癢感,這屬於正常現象。如出現大量水皰、破漬、奇癢、灼痛難忍等現象’,患者要立即去掉藥膏,並用清水沖洗。爲保證療效,一般患者要至少堅持貼3年。

此外,還需要向大家說明的是,三伏貼雖然有效,然而,對於多種中老年慢性病,冬病夏治並不能將其完全根治,只是讓這些疾病減少發作或延緩發展,因此,“三伏貼”雖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的效果,但不能完全代替常規治療,因此,建議大家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三伏貼”,並注意加強對相關疾病的監測

7 參考資料

  1. ^ [1] 常怡勇."詳解“三伏貼”".上海中醫藥報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