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應秋

人物百科 中醫學家 中醫學 近現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èn yìng qiū

2 註解

任應秋(1914~1984)字鴻濱[1]。四川江津人,對《十三經》皆有較深造詣,17從師學醫,曾於上海國醫學校就讀,侍診陸淵雷等名家[1]。20世紀50年代後相繼任重慶中醫學校教務主任、北京中醫學中醫系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評議組組長[1]。熱心中醫教育[1]。編撰有《中國醫學史略》、《傷寒論評譯》、《金匱要略語譯》、《內經十講》、《中醫基礎理論六講》、《任應秋論醫集》、《中醫各家學說》等[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