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麥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ān mài sǎn

2 博濟方》卷一:煎麥散

2.1 別名

麥煎湯(《聖濟總錄》卷八十八),麥煎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2.2 處方

鱉甲60克(醋煮三五十沸後,淨去裙襴,另用好醋煮令香)銀州柴胡60克(去苗)大川烏頭30克(炮裂,去皮、臍)元參90克 乾漆30克(炒)幹葛30克 秦艽60克(去土)人蔘30克 茯苓30克

2.3 製法

上藥爲末。

2.4 功能主治

調補營衛。治榮衛不調,夜多盜汗四肢煩疼,飲食減少,肌瘦面黃。

2.5 用法用量

每服6克,先用小麥3~7粒,煎湯取150毫升,去麥,再入諸藥,同煎至105毫升,食後或臨臥時溫服

2.6 摘錄

博濟方》卷一

3 《博濟》卷一

3.1 方名

煎麥散

3.2 別名

麥煎湯麥煎散

3.3 組成

鱉甲2兩(醋煮30-50沸後,淨去裙襴,另用好醋煮令香),銀州柴胡2兩(去苗),大川烏頭1兩(炮製去皮臍),元參3兩,乾漆1兩(炒),幹葛1兩,秦艽2兩(去土),人蔘1兩,茯苓1兩。

3.4 功效

退勞倦,調順經絡

3.5 主治

營衛不調,夜多盜汗四肢煩疼,飲食進退,肌瘦面黃。

3.6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先用小麥3-7粒,煎湯1盞,去麥,同煎至7分,溫服,食後或臨臥時服之。

3.7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8 附註

麥煎湯(《聖濟總錄》卷八十八)、麥煎散(《三因》卷十)。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