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圖經》

宋 蘇頌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黃芩

黃芩ph145.bmp

,生秭歸山谷及冤句,今川蜀、河東、陝西近郡皆有之。苗長尺餘、莖稈粗如箸;葉從地四面作叢生,類紫草,高一尺許,亦有獨莖者,葉細長青色,兩兩相對;六月開紫花;根黃,如知母粗細,長四、五寸。二月、八月採根,曝幹用之。《吳普本草》雲∶黃芩又名印頭,一名內虛。二月生,赤黃。葉兩兩四四相值;其莖空中,或方圓,高三、四尺;花紫紅赤。五月實黑;根黃,二月、九月採,與今所有小異。張仲景傷寒心下痞滿瀉心湯,四方皆用黃芩,以其主諸熱,利小腸故也。又太陽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黃芩黃連湯,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黃芩。今醫家嘗用有效者因着之。又《千金方》巴郡太守奏加減三黃丸,療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人帶下手足寒熱者。春三月,黃芩四兩,大黃三兩,黃連四兩;夏三月黃芩六兩,大黃一兩,黃連七兩;秋三月,黃芩六兩,大黃二兩,黃連三兩;冬三月,黃芩三兩,大黃五兩,黃連二兩。三物隨時合搗,下篩,蜜丸,大如烏豆米飲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增七丸,服一月,病癒。久服,走及奔馬近頻有驗。食禁豬肉。又陶隱居雲∶黃芩圓者,名子芩。仲景治雜病方多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