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宋 不詳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五淋論(附遺尿)

淋病有五。一曰熱淋血淋)。二曰寒淋膏淋)。三曰氣淋。四曰勞淋。五曰石淋五淋之中。小兒有所患者。惟寒熱氣之三證外。勞石二證。虛極所致。小兒未親色慾,故無患者。內石淋恐兒本怯腎弱者有之。亦千人中無一矣。今並具五淋之證於下。熱淋者。因熱乘小腸膀胱二經。皆主水。水入小腸。傳於膀胱。行於水道。出於陰中。而爲小便也。故陰爲水液之路。膀胱津液之府。熱則水道燥爆。水液行澀。致水道不利。小便淋瀝。因名曰淋。其候出少而起數。小腹急痛。引臍連莖中痛也。熱甚者溺血,故亦曰血淋。血得熱則流散。滲入於胞,隨淋溺而下也。寒淋者。因寒冷幹於二經而作。其候先寒戰而後溺之。是邪氣正氣交爭也。寒氣勝則發寒戰正氣勝則寒戰解而得溺。溺則出少澀滯。小腹連莖中而痛。寒甚者溺白如稀膏。故亦曰膏淋。亦如痢下熱則便血。寒則便膿也。痢下者寒熱搏於大腸也。今淋者寒熱搏於小腸也。氣淋者。小兒因怒而啼。氣入二經。留滯不散。邪正相搏。胞內氣脹。其候每溺則臍下憋膨。水道澀不能下。莖中相引而痛。常有餘瀝也。勞淋者。因房事過度。腎虛精竭。氣通於陰。水道乾澀之所爲也。腎與膀胱表裏。今腎虛精竭。則膀胱亦虛。不能約制其水。故水液頻數而下。水道乾燥。則不能通利。其候尿留莖內。數起不出。引小腸連莖而痛也。石淋者。小者爲沙。大者爲石。皆雲腎主水。水爲熱結。化而爲石。其言雖近。而不知其本也。且腎有二髒。左者爲腎。右爲命門。主水而爲壬。聖濟經雲。壬者一水一石之謂歟。不知一水一石之道語。未達生化之妙。本太一精真在上。兆於水。立於石。是腎中本有真之物也。患者乃真精化而真物出焉。其候沙石從水道中出。塞痛悶絕。故痊者鮮矣。

琥珀丸

熱淋疼痛琥珀(半兩研)乳香(半兩研)桃膠(半兩研)上拌研勻。糊爲丸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煎萱草湯下。

又方

治如前。以黃芩二兩。絹袋貯之。用水二升。煮取一升。時時服。

蒲黃散

血淋澀痛。蒲黃(半兩)冬葵子(半兩)生地黃(半兩)上爲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無時。

又方

治如前。以雄雞屎尖白如粉者。炒微黃研細末。酒糊丸綠豆大。酒下三五丸。日連連四五服。取效。

玉粉丹

寒淋膏淋如神。又治下痢。牡蠣粉四兩研。乾薑末二兩炮。拌勻。麪糊爲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飲送下。無時。

二膠散

氣淋小腸憋膨不通。桃膠李膠等分爲末。每服半錢。蔥白湯調下。無時。

又方

氣淋。以蠶蛻紙燒灰研細。每服半錢或一錢。煎去心麥門冬湯調下。無時。

又方

治如前。以馬兜鈴炒焦黃。爲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麝香酒調下。溫酒亦得。無時。

葵子散

沙石淋。痛不可忍。冬葵子(一兩)石南葉榆白皮(去末銼)石葦(去毛木通(銼各一兩)上爲細末。每服半錢。蔥白湯調下。一方只煮冬葵子汁服。

二石散

治如前。滑石石葦(去毛各一兩一方更有栝蔞根一兩)上爲末。每服半錢。煎大麥湯清調下。無大麥米飲亦得。治小兒淋閉露蜂房亂髮灰等分爲末。每服一錢。水調服之。日二。

又方

治如前。冬葵子一兩。杵粗散。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又方

以衣中白魚摩臍下。及小腹

又方

治如前。經效小兒諸淋。治小兒遺尿瞿麥龍膽草去蘆皂莢(去皮弦)桂心(各半兩)人蔘去蘆一兩)雞腸草(一兩)車前子(一兩炒一分)石葦(去毛半兩)上同爲末。煉蜜和丸小豆大。每服五丸。食分,日三。

又方

以小豆葉搗汁服之。以雞腸燒灰研末。漿水調服一錢。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