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宋 不詳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滯頤論

小兒滯頤者。脾冷所致也。脾之液爲涎。脾冷則不能約制。故涎常從口角流出。滯漬於頤頦。浸久生瘡。名曰滯頤。治小兒滯頤,涎從口出。浸漬頤頦。口角下生瘡。以桑白皮汁塗口中。

又方

治如前。以東行牛口中沫。塗兒口及頤上。治小兒口角下黃肌瘡以羊須燒灰。和臘月豬脂敷上。以羊角燒灰。和臘豬脂敷上。

溫脾丸

脾冷多涎。流漬頤下生瘡。丁香木香半夏(用生薑六兩同杵碎炒黃色各一兩)青皮(去穣)白朮乾薑(銼碎微炒各半兩)上爲細末。煉蜜和丸黍米大。每十丸。米飲下。無時服。

溫脾散

治如前。丁香(一兩)肉豆蔻(面煨裹)半夏白礬水浸去滑炒黃)白朮乾薑(炮)人蔘去蘆甘草(各半兩)上爲末。每服一錢。水八分。生薑二片。煎至五分。去渣溫服。食前。

又方

治口中涎出。流漬頦下不幹。以白羊屎納口中。服前藥,仍更洗瘡淨。以燒餳末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