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宋 不詳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疣子論

小兒有附貼皮膚生核。如麥豆大。其色與皮肉無異。謂之疣子。有一兩個生者。又有數個連續生者。割破其裏。狀如結筋。亦有微血。與肉相似。此由風邪客搏。血氣變化所生。又有一種。初生核小。日久漸長。滋益而大。名曰瘤子。亦由邪搏血氣變化所生。久則氣血順活。故漸長大也。今敘方於後。以針或小刀子決疣子四面。微微血出。取患瘡人瘡中膿汁敷之,莫得近水。三日外膿潰。其根動自落。以白粱米粉於銚內炒令赤色。用衆唾相和敷上。濃一寸許。即消。治疣子連續生十數個者以艾炷一枚。如麥豆大。灸最生者一個。名疣母。餘即自消。核大者稍增艾炷。治瘤子以稻科上花蜘蛛十餘個。取頓於桃科子枝上放之。候絲垂下。取東邊捻爲線子。系定瘤子上。七日後換。其瘤自落。沈興宗待制有老母病瘤如拳。用此法系之。至三換。遂乾落。於枕畔得之。一似幹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