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

經穴別名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yī

2 英文參考

integration of double taili[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太一:1.“太極”“太乙”;2.太乙穴。[1]

4 太極”“太乙”·太一

太一即“太極”“太乙”。原指天地陰陽未分時的混沌狀態,是古人對宇宙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的樸素認識。在天象上用於指紫微垣,或爲北斗星頭杓所指的方位。後引伸指人體先天之氣。[1]

5 經穴別名·太一

太一太乙[1]

穴位太乙
漢語拼音Taiyi
羅馬拼音Taiyi
美國英譯名Great Yi
各國代號中國ST23
日本23
法國莫蘭特氏E23
富耶氏E23
德國M23
英國S23
美國St23

太乙經穴名(Tàiyǐ ST23)[1]。出《鍼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作太一[2]。屬足陽明胃經[2]。太即甚大,乙爲十天於之一,太乙即《河圖》裏的中宮脾土居中,喻腹中央爲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約當腹中央,故名太乙[2]。主治腹痛腹脹心煩癲狂嘔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慾不振,腹脹腸鳴,腸疝,腳氣遺尿胃痙攣,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腸鳴泄瀉心煩不寧,吐舌癔病癲癇精神病等。

5.1 別名

太一(《備急千金要方》),泰一[3]泰乙[3]

5.2 出處

鍼灸甲乙經》:太乙,在關門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

5.3 穴名

太即甚大,乙爲十天於之一,太乙即《河圖》裏的中宮脾土居中,喻腹中央爲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約當腹中央,故名太乙[3]

古“太”與“大”通,“乙”與“一”同[3]

此穴在“下脘”穴之旁2寸,此處近胃,下連於腸,其狀如“乙”字,而主治神志病,故名太乙[3]

太乙穴平於下脘,穴底挨近脾臟並胰而言,內應小腸小腸多曲,以及橫結腸兩曲端,亦太乙曲屈之象也。穴名曰“乙”,即喻腸道多曲也。匯此諸意,故名之爲“太乙”。乙指一言,宇宙萬物賴一以生,吾人賴脾胃而生,因名太乙[3]

5.4 所屬部位

上腹[4]

5.5 太乙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太乙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5][6]

太乙位於上腹部,臍中上2寸,旁開前正中線2寸處。仰臥取之[6]

太乙位於腹部,臍上2寸,旁開2寸處(《鍼灸甲乙經》又云去任脈3寸)[6]

太乙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太乙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太乙穴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肌肉

太乙穴的位置

太乙穴的位置(內臟

5.6 取法

太乙位於上腹部,臍中上2寸,旁開前正中線2寸處。仰臥取之[6]

仰臥位,當胸劍聯合至臍中連線的下1/4與上3/4交點處,旁開中線2寸處取穴,橫平內側的商曲下脘[7]

仰臥位,在臍上2寸,下脘穴(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5.7 穴位解剖

太乙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層、腹橫筋膜腹膜筋膜。有第八、九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分佈着第八、九肋間神經分支。皮膚由第8、9、10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分佈。腹腔內相對應器官大網膜小腸

5.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7]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後壁[8]

5.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腹壁靜脈分佈;深層有肋閱神經動脈和腹壁上動脈分佈[8]

布有第八、九肋間神經分支,並有第八、九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通過[8]

5.8 太乙穴的功效與作用

太乙滌痰開竅,鎮驚安神作用

太乙有和中化滯的作用[8]

古“太”與“大”通,此穴在“下脘”穴之旁2寸,此處近胃,下連於腸,其狀如“乙”字。《禮記》“魚餒必自乙。”注:“魚去乙則不肥。”大腸俗名肥腸。“太乙門”即是“大腸門”。其所治症,除腸疾吐瀉而外,如癲疾狂走、心煩,正合中醫陽明腑證,棄衣登高譫語等證。正與中樞神志有關,所謂髒燥則狂者,由於大腸結熱。而大腸結熱,又當在迂曲彎轉之處,故治取此穴有效。[8]

5.9 治病

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脹心煩癲狂嘔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慾不振,腹脹腸鳴,腸疝,腳氣遺尿胃痙攣,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腸鳴泄瀉心煩不寧,吐舌癔病癲癇精神病等。

太乙穴主治腹痛腹脹心煩癲狂[8]

太乙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腸腑等疾患:如嘔吐呃逆胃脘疼痛、食慾不振、腹脹腸鳴煩心癲狂腳氣遺尿[8]

現代多用太乙治療胃痙攣、急慢性胃炎、腸疝等[8]

太乙主治胃痛腹脹心煩癲狂[8]

太乙穴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腹脹腸鳴泄瀉心煩不寧,吐舌癲狂[8]

消化系統疾病:急性胃炎消化不良,腸鳴腹脹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癔病癲癇精神病

其它:遺尿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直刺0.5~0.8寸[8]

一般直刺1.0~1.5寸[8]

直刺0.8~1.2寸[8][8],局部有酸脹沉重感[8]

5.10.2 灸法

艾炷灸5~7壯,艾卷灸10~15分鐘[8]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8]

溫鍼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5.11 配伍

太乙足三裏脾俞,治消化不良[8]

太乙足三裏脾俞胃俞,有健脾消食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

太乙梁門中脘,治胃痛[8]

太乙滑肉門,有清心化痰寧神的作用,主治癲狂吐舌

5.12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狂癲疾,吐舌太乙滑肉門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癲疾,心煩吐舌

鍼灸大成》:治癲疾狂走,心煩吐舌

備急千金要方》:飛揚太乙滑肉門,主癲疾狂吐舌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2.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4.
  3.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8.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3.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7.
  8.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