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石豆蘭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uǎng shí dòu lán

2 拼音名

Guǎnɡ Shí Dòu Lán

3 別名

單葉巖珠、巖棗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蘭科植物廣東石豆蘭的假鱗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ltr.

採收和儲藏:夏、秋採收,鮮用或蒸後曬乾

5 形態

廣東石豆蘭,附生植物。根莖長,粗約2mm。假鱗莖近長圓形,長1-2.5cm,粗2-5mm,彼此相距2-7cm,基部生多數鬚根。頂生1葉,具短柄;葉片革質,長圓形,長2-6.5cm,寬4-10mm,先端鈍圓微凹,基部漸狹成楔形,全緣;中脈明顯。花葶高出葉,長達8cm,被3-5枚鞘。總狀花序縮短呈傘形,頂生,具2-4(7)朵花;花苞片小,比花梗(連子房)短;花淡黃色;萼片近相同,線狀披針形,中萼片長約1cm,側萼片稍長,上部邊緣上卷呈筒狀,頂端尾狀,基部大部分貼生於合蕊柱基部和蕊柱足上;花瓣狹披針形,長約5mm,長漸尖,全緣;脣瓣對褶,比花瓣短,脣盤上具4條褶片;合蕊柱腳短,其離生部分長約0.4mm。花期6月,果期8-10月。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附生於樹上或岩石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7 性狀

性狀鑑別 根莖纖細,直徑1-1.5mm,每隔1.4-2.5cm有一假鱗莖。假鱗莖卵狀長圓形、類圓錐形,長0.8-1.5cm,直徑4-8mm,表面具細縱棱紋,近根莖一側具1凹槽,基部不收縮成柄狀。氣微,味淡。

顯微鑑別 假鱗莖橫切面:薄壁細胞草酸簇晶,直徑8-13μm,棱角鈍。外圍維管束外側有帽狀纖維束,中部維管束較大,其內外側均有纖維束。本品薄壁細胞澱粉粒。

8 性味

味甘;淡;性涼

9 功能主治

清熱;滋陰;消腫。主風熱咽痛肺熱咳嗽陰虛內熱熱病口渴風溼痹痛;跌打損傷;乳腺炎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

11 注意

虛寒者慎服。

12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廣石豆蘭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