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膨出症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é jī péng chū zhèng

2 註解

膈肌膨出症是指橫膈發育不全或炎症損傷(包括出生時的膈神經損傷)等因素而致膈肌萎縮呈薄膜狀,膈頂位置升高。本症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成人常見於左側,嬰兒常見於右側。男性多於女性,約爲2:1。 本症由於橫膈升高壓迫心肺而引起呼吸系統症狀,偶爾亦可有循環系統症狀。由於腹內臟器(胃、腸等)位置升高亦可引起消化系統症狀。本症產生的症狀輕重不一,嬰幼兒因膈肌和腹內臟器位置升高,壓迫心臟和肺,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嚴重者由於反常呼吸運動和縱隔撲動尚可在短期內誘發呼吸衰竭和迴圈衰竭。成人患者症狀常較輕微,發病亦多緩慢。 無症狀的隔肌膨出症,不須要手術治療。症狀明顯者,將膨出的薄弱膈肌作重疊縫合術,使橫膈下降,消除心、肺受壓的病因,術後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症狀可獲改善。

3 臨牀表現

1.胸悶、氣急、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出現心率過速或心律不齊、紫紺等在飽食後症狀可加重;

2.體格檢查時可見心臟向健側移位,患側有肺受壓等體徵。

4 診斷依據

1.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紫紺等,飽食後這些症狀和體徵更明顯。

2.噯氣腹脹消化不良,食慾減退等。

3.X線胸部檢查顯示膈肌上升。

5 治療原則

1.無症狀症狀輕微者可行藥物對症治療及定期隨訪觀察膈肌有無進展性升高;

2.有明顯症狀者應行手術治療將膈肌儘量恢復到正常位置,減少對心肺的壓迫。

3.嬰幼兒有嚴重的呼吸、循環系統症狀者應緊急行外科手術糾正。

6 用藥原則

1.無感染感染不重病例,青黴素可作爲手術期應用。

2.感染重的病例、抗生素靜脈用藥爲主,可選用新特藥物以儘速控制感染,早日行手術根治。

7 輔助檢查

1.對症狀不嚴重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爲主;

2.對症狀嚴重者或發病進展急驟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或“C”。

8 療效評價

1.治癒症狀體徵消失,橫膈回覆正常位置。

2.好轉;症狀體徵消失或改善,橫膈位置下降。

3.未愈:症狀體徵未改善、橫膈位置未下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