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隔

人體解剖部位名 五官 人體解剖學 中醫耳鼻喉科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í gé

2 英文參考

nasal septum[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鼻隔(nasal septum)爲解剖部位[1]。見《醫學入門》。指分隔左右鼻腔結構,即鼻中隔[2][2]

鼻中隔(nasal septum)位於鼻腔的內側壁,由篩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軟骨構成支架,表面被覆黏膜而成[3]。分爲骨部、軟骨部和膜部,位置通常偏向一側[3]。偏向左側者多見。其前下方血管豐富、位置淺表,外傷乾燥刺激均易引起出血,因90%左右的鼻出血發生於此區,故稱易出血區(Little area 或 Kies-selbach area)[3]

鼻中隔

4 鼻隔處易發的疾病

鼻隔前下方血管豐富、位置淺表,外傷乾燥刺激均易引起出血,因90%左右的鼻出血發生於此區,故稱易出血區(Little area 或 Kies-selbach area)[3]

5 關於鼻腔

鼻腔(nasal cavity)是呼吸道的起始部,頂部窄,底部寬,爲前後狹長的腔隙[3]鼻腔以骨性鼻腔和軟骨爲基礎,表面襯以粘膜和皮膚而構成。鼻腔內襯黏膜並被鼻中隔分爲左、右兩半,向前借鼻孔(nostril)通外界,向後借鼻後孔(choanae)通鼻咽部[3]。每側鼻腔又借鼻閾(nasal limen)分爲鼻前庭(nasal vestibule)和固有鼻腔(nasal cavity proper)[3]鼻閾鼻前庭上方的弧形隆起,是皮膚和黏膜的交界處[3]

詳見鼻腔條。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9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 ^ [3] 柏樹令,應大君主編.系統解剖學.—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27-12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