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bs法及其改良式融合術

手術 脊柱外科手術 骨科手術 脊柱融合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ibbsfǎ jí qí gǎi liáng shì róng hé shù

2 英文參考

hibbs and modified hibbs fusion of spine

5 ICD編碼

81.0001

6 概述

Hibbs法及其改良式融合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6.1.3-1,3.26.1.3-2)。

7 適應

Hibbs法及其改良式融合術適用於:

1.脊柱結核病竈清除後,病變節段的脊柱表現不穩,或某些不需要作病竈清除術可直接應用植骨融合術者。

2.脊柱骨折脫位穩定,或經過非手術治療後出現臨牀不穩,經常疼痛而影響生活和勞動者。

3.腰椎畸形,經器械矯正後,爲保持其骨性穩定,常在內固定的同時行植骨融合。

4.某些腰椎椎間盤突出物摘除術後,或原有腰椎不穩,宜施行椎間植骨融合術。

5.因各種原因造成的下腰椎不穩定者。

8 術前準備

根據不同病變作相應的術前準備,如結核骨折脫位術前必須做出準確定位,尤其是無棘突畸形者,術前應行C臂X線透視定位。

9 麻醉體位

可選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但一般以全麻爲主。常見俯臥位

10 手術步驟

10.1 1.切口

以病變部位棘突爲中心,作腰部後正中切口。其長度依手術需要而定。

10.2 2.椎板和關節關節的顯露

切開皮膚及深筋膜,自棘上韌帶一側縱行切開腰背筋膜並深及肌肉,用骨膜剝離器自棘突、椎板作骨膜骶棘肌剝離,填塞幹紗布條壓迫止血。同法剝離對側。以自動拉鉤牽開已剝離的肌肉,顯露棘突、椎板和關節關節內側部分。

10.3 3.植骨牀的準備

根據病變和融合範圍,採用弧形骨鑿或小型平鑿鑿去上位椎節的部分下關節突,並將關節關節處軟骨面作部分切除顯露出新骨面。自棘突、椎板和關節關節造成魚鱗狀骨片達松質骨,再將骨瓣反轉使松質骨面向上,魚鱗狀骨片相互重疊(圖3.26.1.3-3)。

10.4 4.植骨

取自體髂骨制成骨片或骨條,縱行覆蓋其上,或將已顯露的棘突、椎板和關節突鑿成粗糙骨面,將骨移植物修剪成火柴桿狀,鋪在植骨牀表面(圖3.26.1.3-4,3.26.1.3-5)。

10.5 5.固定

根據病變的原有穩定性,可酌情使用內固定。目前以短節段椎弓根螺釘最爲常用且有效。

11 術後處理

1.行內固定者,術後1周可下地(但建議術後臥牀最好2個月,可能更好),否則術後需臥硬板牀上3個月,經攝片證實植骨融合後,方可在腰圍或支架保護下離牀活動

2.術後經負重訓練,腰部仍有疼痛,則應觀察側位伸屈動力位X線片,確定是否有假關節形成。

12 併發症

植骨不癒合或假關節形成爲後期併發症之一,實際上是植骨融合手術失敗。其原因包括:植骨牀準備不充分,植骨不緊密或植骨量不足;離牀下地負重過早,沒有給骨融合提供穩定環境,使植骨融合節段長期處於非制動的動態條件下,直接影響植骨融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