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集成

傷寒著作 清代 中醫學 書籍 古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g hán lùn jí chéng

2 註解

傷寒論集成》爲傷寒著作。十卷[1]。日本·山田正珍撰於1789年[1]。作者據宋·高保衡、林憶的《傷寒論》校訂本,廣泛參閱古今《傷寒論》注本(包括日本醫家的幾種注本),予以辨析、選注、刪繁、考訂,並將所有條文編列序號,計408條,又依《玉函經》補充了1條,共409條[1]。雖爲集註性質,頗多個人見解,在日人的《傷寒論》注本中具有一定的影響[1]。解放後有排印本[1]。現存日刻本,皇漢醫學叢書本。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52.

全本在線閱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