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證似陰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áng zhèng sì yīn

2 英文參考

yang syndrome appearing as yin syndrom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陽證似陰證候[1]真熱假寒證的別稱[1]。是指內熱熾盛而外見寒象的證候[2]。《景嶽全書·傳忠錄》:“寒熱有真假者,陰症似陽,陽症似陰也。”

4 病因病機

多因陽盛之極,陽氣閉鬱不能外達所致[2]

5 症狀

醫宗必讀·疑似之症須辨論》:“陽盛之際,往往發厥,厥則口鼻無氣,手足逆冷,有似乎陰也。”

萬病回春》:“陽症似陰者,初起身不熱,頭不痛,四肢厥冷,身寒怕寒,腹痛嘔吐泄瀉踡臥,好靜沉默,不渴,脈沉遲細微。或兼見不欲衣被,大小便閉澀,或赤或黑,煩悶昏迷,不眠口渴指甲時溫,不問脈之浮沉遲數,但重按微有力者是也。此陰失守而避在肌表,亢陽侵於內,法當下之,不可作陰症治也。”

6 辨證論治

景嶽全書·傳忠錄》:“陽極反能寒厥,乃內熱外寒,即真熱假寒也。假寒者,火極似水也。凡傷寒熱甚,失於汗下,以致陽邪亢極,鬱伏於內,則邪自陽經傳入陰分,故爲身熱發厥,神氣昏沉,或時畏寒,狀若陰證。凡真寒本畏寒,而假寒畏寒,此熱深厥亦深,熱極反兼寒化也。大抵此證,必聲壯氣粗,形強有力,或脣焦舌黑,口渴飲冷,小便赤澀大便祕結,或因多飲藥水,以致下利清水,而其中乃有燥糞及矢氣極臭者,察其六脈,必皆沉滑有力,此陽證也。凡內實者,宜三承氣湯擇而用之,潮熱者以大柴胡湯解而下之,內不實者,以白虎湯之類清之。若雜證之假寒者,亦或爲畏寒或爲戰慄,此以熱極於內,而寒侵於外,則寒熱之氣兩不相投,因而寒慄。此皆寒在皮膚熱在骨髓,所謂惡寒非寒,明是熱證。但察其內證,則或爲喜冷,或爲便結,或小水之熱澀,或口臭躁煩;察其脈必滑實有力。凡見此證,即當以涼膈芩連之屬,助其陰而清其火,使內熱既除,則外寒自伏,所謂水流溼者,亦此義也。故凡身寒厥冷,其脈滑數,按之鼓擊於指下者,此陽極似陰,即非寒也。”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85.

治療陽證似陰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陽證似陰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