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蒿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é hāo

2 《*辭典》:邪蒿

2.1 出處

《千金·食治》

2.2 拼音名

Xié Hāo

2.3 來源

傘形科植物邪蒿全草。生於山坡、灌叢間、草原及疏林內。分佈東北、內蒙古等地。

2.4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7~73釐米。莖直立,無毛,具深棱槽,有分枝。葉矩圓形,長5~25釐米,寬4~20釐米,二回羽狀全裂,最終裂片線狀披針形,長2~25毫米,寬1~3毫米,頂端急尖,無毛;葉柄長5~20釐米。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直徑2~7釐米;總花梗長4~12匣米;總苞片多數,絲狀;傘幅20~30,長1.5~5釐米;小總苞片多數,絲狀;小傘形花序有花多數;花梗長5~10毫米;萼齒明顯;花瓣白色,背面有毛。雙懸果卵形,長2毫米,寬1毫米,有柔毛。

2.5 性味

辛、溫。

①《千金·食治》:"味辛,溫,澀,無毒。"

②《嘉祜本草》:"味辛,溫平,無毒。"

2.6 功能主治

利腸胃,通血脈。治痢疾

①《千金·食治》:"主胸膈中惡氣,利腸胃。"

孟詵:"通血脈,續不足氣。"

③《食醫心鏡》:"治五臟邪氣厭谷者:治脾胃腸澼,大渴熱中,暴疾、惡瘡。以煮令熟,和醬醋食之。"

2.7 注意

孟詵:"生食微動風氣,作羹食良。不與胡荽同食,令人汗臭氣。"

2.8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