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性皮膚病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àn bìng dú xìng pí fū bìng

3 疾病概述

腺病毒於1953年首先從人類腺樣增殖體組織培養中找到,是DNA病毒,直徑約70nm,耐乙醚。目前已知人類腺病毒有31個型,其中10個型與人類疾病有關。

4 症狀體徵

除能引起咽炎肺炎、眼結膜炎角膜炎腸繫膜淋巴結炎心肌炎、胃腸炎腫瘤外,偶亦可伴發各種皮損,如麻疹風疹薔薇疹、猩紅熱樣或多形紅斑樣發疹、水皰大皰,甚至壞死血管炎等。皮疹多在發熱時或退熱時出現,多見於面、頸、軀幹,有時可發生四肢

5 病理生理

腺病毒是通過呼吸道和眼結膜而侵入人體

6 診斷檢查

腺病毒感染所伴發的皮膚損害的診斷,主要依靠臨牀表現和病毒檢查,咽及眼結膜的拭液或大便接種於人類的上皮細胞上,可培養出病毒

7 治療方案

病人應臥牀休息,可給予抗組胺製劑,防止繼發感染。國內曾試用“抗腺病毒血清”治療腺病毒感染,臨牀療效尚不一致,有待進一步研究。局部對症處理。

8 預後及預防

預防可試用腺病毒疫苗及對病人加強隔離

9 相關出處

現代皮膚病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