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ù xíng gān yán bìng dú

2 英文參考

Hepatitis E virus

HEV

3 中文名稱

戊型肝炎病毒

4 英文名稱

Hepatitis E virus;HEV

5 分類類型

7 戊型肝炎病毒的發現

戊型肝炎病毒是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才被人們發現的肝炎病毒。在20世紀70和80年代,隨着對甲肝病毒和乙肝病血清學診斷方法的建立,將肝炎病毒區分爲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和非甲非乙肝炎病毒。但很快就發現,非甲非乙肝炎病毒並不是一種病毒,而是幾種病毒的總稱。其中一種通過血液途徑感染,稱爲腸道傳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另一種以糞-口途徑傳播爲主,患者一般能自然康復,不發展爲慢性肝炎,稱爲腸道傳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後來發現,前者爲丙型肝炎病毒,後者爲戊型肝炎病毒

1978年11月,印度克什米爾山谷的巴穆拉地區出現大批肝炎病人,少數病人因重型肝炎而死亡。克什米爾利斯那加前往調查,排除了中毒性肝炎和鉅細胞病毒感染,他們發現,此次肝炎爆發可能是由共同水源引起,推測非甲非乙肝炎很可能是由腸道感染病毒引發。1980年,Wong等通過血清學排除實驗,證實這次流行的是非甲非乙型病毒1989年,人們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方法找到了戊型肝炎病毒基因,並發現了該病毒能引起針對其產生免疫反應抗原表位序列,從此使戊型肝炎病毒的診斷有了特異性免疫學方法。1955年印度新德里邦的流行是世界範圍內本病流行的最早報道。我國新疆南部1986-1988年也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流行,其流行強度、涉及地區、持續時間是迄今爲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流行,波及23個縣市,持續2個多月,經歷2個流行期,共發病119280例,患病率爲2.96%,死亡706人,死亡率爲0.59%。

8 戊型肝炎病毒基本特性

戊型肝炎病毒沒有外膜病毒粒子呈圓球狀,直徑27-34nm,粒子表面呈鋸齒狀。病毒基因組爲單股正鏈RNA。目前尚不能在體外組織培養,但黑猩猩、食蟹猴、恆河猴、非洲綠猴和須狨猴對HEV敏感,可用這些動物分離病毒。戊型肝炎共有4個血清型,是獨立戊型肝炎病毒屬的成員.

9 戊型肝炎的臨牀表現

戊型肝炎是經消化傳播的疾病,潛伏期2-9周,平均6周,其臨牀經過酷似甲型肝炎,多數爲起病急的黃疸型。

黃疸前期,多有畏寒發熱、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厭油、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和腹痛腹瀉尿色逐漸加深,尿膽紅素尿膽原檢測陽性黃疸前期一般持續數天道2周,平均1周。

黃疸發熱逐漸退去,患者自我感覺好轉,尿色素持續加深,皮膚、眼睛鞏膜等處出現黃色,大便顏色變淺或有短時間的灰白色。肝臟腫大,有壓痛和可擊感,少數病例脾臟腫大。黃疸期一般持續數日到1-2周,少數可延續4周。

恢復期黃疸逐漸退去,症狀消失,肝臟回縮,肝功能恢復正常。恢復期一般持續數日到2周,少數可延續至1個月。

黃疸型起病大多徐緩,臨牀表現與黃疸相似比較輕。80%-90%病例無臨牀症狀(亞臨牀型),但實驗室血清檢查時可見到其相應抗體陽性,ALT升高。

雖然戊型肝炎的臨牀症狀甲型肝炎相似,但有兩點與甲型肝炎不相同。一是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孕婦病死率高,可達15%-20%;二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發病年齡以15-40歲的青壯年爲主,而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沒有這個特點。

10 戊型肝炎病毒傳播

戊型肝炎病毒在亞洲、非洲和美洲都有流行,在歐洲也有相似疾病的報道。病毒感染人羣主要是20-40歲年齡組人羣,兒童老年人發病率較低。一般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女性中孕婦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孕婦病死率可高達17%-33%。戊型肝炎病毒傳染源是處於潛伏期和急性期的病毒感染者。病毒潛伏期爲15-75天,平均爲36天。感染病毒患者可分爲臨牀型和亞臨牀型兩類。臨牀型包括急性黃疸型、急性無黃疸型和爆發性肝炎。。成人以臨牀型爲主,兒童以亞臨牀型爲主。

病毒傳播途徑主要經“糞-口”傳播,具體傳播途徑有:經水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傳播、經食物傳播和外來旅遊者的輔入傳播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