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𤼏瘡·胎火溼熱證

中醫證名 溼瘡 中醫學 中醫皮膚科學 中醫外科學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胎𤼏瘡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āi liǎn chuāng ·tāi huǒ shī rè zhèng

2 英文參考

infantile eczema with pattern of fetal fire and dampness-hea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胎𤼏瘡·胎火溼熱證(infantile eczema with pattern of fetal fire and dampness-heat)是指胎火溼熱,以皮膚潮紅,紅斑水皰,抓癢流滋,甚則黃水淋漓、糜爛,結黃色痂皮,大便幹,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滑數爲常見症的胎𤼏瘡證候[1]

4 關於胎𤼏瘡

胎𤼏瘡(infantile eczema)爲病名,出《醫宗金鑑》卷七十六。是指發於0~2歲嬰兒溼瘡[1]。又名胎癬乳癬奶癬(出《外科正宗》卷四)[2][3]。多發於嬰幼兒頭面部,有時可延及其他部位[3]

胎𤼏瘡相當於西醫的嬰兒溼疹[3]

詳見胎𤼏瘡條。

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9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39.

治療胎𤼏瘡·胎火溼熱證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