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藤木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uān téng mù

2 《*辭典》:酸藤木

2.1 出處

《陸川本草

2.2 拼音名

Suān Ténɡ Mù

2.3 別名

白背痠藤、通天霸、炮子藤(《陸川本草》),透地龍(《南寧市藥物志》),雞母酸,酸醋木、海底龍(《廣西藥植名錄》),入地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4 來源

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根及枝葉。根,全年可採,洗淨切片曬乾

2.5 形態

植物形態詳"酸藤果"條。

2.6 化學成份

根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

2.7 性味

酸澀,平。

①《陸川本草》:"性涼,味酸。"

②《南寧市藥物志,:"酸澀,寒。"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酸澀,平。"

2.8 功能主治

咽喉腫痛齒齦出血脾虛泄瀉,跌打瘀痛,痔瘡

①《陸川本草》:"消炎,殺菌。治口腔炎,喉炎,牙齦炎,瘡癤饋瘍等。並解大茶藥毒、木茹毒、巴豆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殺蟲,消腫,消食。外治跌打毒瘡。爛瘡。內服治內外痔瘡(並外洗),喉痛,腳氣痛(煲狗腳食)。"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瘀止痛,收斂止瀉。治跌打瘀痛,腸炎腹瀉咽喉腫痛。"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2.10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